受到各界关注的人工关节带量集采已开标。
9月14日,南都药企合规与发展研究课题组记者注意到,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的拟中标结果已经披露。据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集中采购组组长高雪介绍,此次拟中选的人工关节产品价格从平均3万元降到1万块以内,降幅达到80%以上,中选的人工关节产品预计在明年3月份左右落地实施。
据了解,本次人工关节集采主要是针对人工髋关节与人工膝关节两大类,二者合计集采量超53万个(套),有近50个企业超过140个产品拿到了此次集采的“入场券”。
南都记者透过集采拟中选结果注意到,此次人工关节集采一共有44家企业的产品中选,其中国内生产企业30家,进口企业14家。
据南都记者此前报道,本次人工关节集采,相关部门对产品类别进行了分组。人工髋关节产品系统分成“陶瓷-陶瓷”“陶瓷-聚乙烯”“合金-聚乙烯”3组,最高有效申报价为16000元/套至19000元/套;所有膝关节产品合并为一组,最高有效申报价为19000元/套。在前述分组的基础上,相关部门根据医疗机构采购需求、企业供应能力、产品材质3个条件,又形成A、B两组,各为一个竞价单元分别竞价。另外,相关企业要获得竞标资格,则必须要在最高限价上至少降价50%。
当然,大降价获得中选资格,几乎是所有企业采取的策略。
就具体情况方面,天津康尔诺针对合金-聚乙烯类髋关节产品系统报出了全场最低价1788元,这也是集采全场的最低价;在陶瓷-陶瓷类髋关节产品系统上,爱康医疗报价6890元为全组最低;在陶瓷—聚乙烯类髋关节产品系统报价中,外资巨头史赛克报出了5119元的最低价;膝关节产品系统中,爱康医疗报出低价4599元。
从整体情况来看,此前被看好的国产人工关节巨头爱康医疗、春立医疗和威高医疗在本次集采中“收获颇丰”,几乎大部分产品中标。此项利好也刺激了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截至下午港股收盘,爱康医疗涨20.25%报9.56港元,春立医疗涨10.66%报22港元,威高股份涨5.42%报13.62港元。
但南都记者也发现,相比上一轮心脏支架集采全线国产中标,本次外资企业对集采也是积极降价应对,例如史赛克和贝朗医疗均在具体管线上报出了低价,另外施乐辉、捷迈和强生也积极降价应对。
根据《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显示,2019年骨科植入市场规模304亿元。其中关节类市占比为27.56%。国产化方面,大部分份额仍为进口产品占据,关节类的国产化产品不足三成。业内人士认为,通过集采国产产品可能会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根据联采办方面披露,国内和国外企业的产品在这次人工关节的集采平台上平分秋色,“中选的市场份额几乎一致”。
据南都记者了解,产品低价中标集采后,其后续保障成了各界关注的部分。对此,联采办曾于9月6日披露了冠脉支架集采中选结果实施的主要情况。公告显示,2021年1至8月,医疗机构共使用中选产品(全部为铬合金支架)110万个,相较集采前去年同期数量(71万个)增长54%,前8个月使用总量已超过全国全年协议采购量(107万个)。
目前人工关节带量集采已经开标,但具体的集采结果,联采办方面尚未披露,那么相关企业具体降价情况如何?南都药企合规与发展研究课题组记者将持续关注。
编辑: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