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庚亲属再向东莞捐赠12件(套)文物:这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1-09-16 22:46

99年前,28岁的容庚从东莞出发,踏上北上的道路;99年后,他的故乡东莞以“容庚与东莞”为题举办了大型系列展览活动,更多容庚相关的文物回到家乡,正所谓“‘容’归故里”;容庚的故事在莞邑大地传播,容庚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和为国收藏的爱国情怀继续垂范后人、滋养东莞文脉。

“容庚与东莞”大型系列展览活动自8月5日开幕以来,深受青少年学生和广大市民欢迎,在文博界、文化艺术界中引起巨大反响,也受到了容庚先生亲属的认可和肯定。近日,容庚先生外甥、容娴何伯龙亲属代表何钢先生主动联系“容庚与东莞”策展组,将容庚、容肇祖、商承祚先生等相关作品藏品12件(套)计13件捐赠东莞。

日前,东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国营代表主办单位向容娴、何伯龙亲属代表何珀女士、何钢先生颁发捐赠证书。何钢先生在致辞中提到,这批书画文物自20世纪90年代父亲去世后未曾打开,直到今年8月参加“容庚与东莞”大型系列展览活动开幕仪式,在参观系列展览后,有感于主办单位和策展组对容庚的生平、治学、鉴藏、艺术等多个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深度解读,被容庚先生为国收藏、无私捐赠的精神所感染,为策展组的专业、敬业所感动,决定要秉承先生遗志,以向家乡捐赠文物致敬先生,为家乡文化事业贡献力量。他说,向博物馆捐赠文物,是文物最好的归宿,让文物得以更好保存、让莞籍名人名家的研究得以更好深化、让东莞的历史文脉更好地绵延传承。

此次捐赠的文物中,共有书法作品 8 件(套)计 9件、书籍 1 件(套)、画作2件(套)、书法草稿 1 件(套)。其中不仅有邓尔雅篆书联赠外甥女容娴、容庚临金文片赠妹夫何伯龙、容庚1984《金文编》,也有容肇祖94岁高龄所书的篆书片、商承祚临《殷契粹编》轴,还有容庚学生张振林和书法家陈景舒等享誉广东书坛的名家作品。这些文物,不仅充分体现了邓尔雅与容氏兄妹的舅甥情谊、容氏手足交往情深,也体现了文人相交、墨宝相赠的雅兴,更体现了容庚亲属秉承遗训家风,无私捐赠的淳淳厚德。

1、容庚临金文轴

16FBB990-10D9-4D93-95F5-912DCE18DD80.jpeg

释文:隹六月初吉日子王在奠蔑大历易刍祥牛£曰用啻于乃考大拜稽首对扬王休用作£皇考大中尊簋。

题识:伯龙妹夫属篆,临大簋铭,容庚。

钤印:容庚印信(朱文方印)


2、容庚临金文片

977A8200-8DA4-4649-8EEB-2AF0E48F7453.jpeg

释文:史免作旅匡从王征行用盛稻粱其子子孙孙永保用享

题识:慧灵女士正篆 容庚

钤印:容庚之印(白文方印)

3、1947 年邓尔雅篆书金文七言联

2C7405C7-33C1-4A32-A1B6-FD0EFF073AA4.jpeg

释文:一门鼎盛亲风雅,六书大义如康庄

上款:九娴外甥女索篆,集龚定盦何子贞句

题识:丁亥闰二月风丁老人邓尔

钤印:邓(朱文方印)尔(白文方印)

邓尔雅(1884—1954),东莞莞城人,原名溥,又名万岁,字季雨,号尔雅(),别署绿绮台主、风丁老人、宠恩,室号绿绮园、邓斋。著名的篆刻家、书法家、画家。篆刻印风继承了邓石如、赵之谦和黄牧甫等人“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的创作思路,从鼎彝、秦汉碑、砖瓦、泉币等器物的文字汲取养分,于平正中变化万端,创造出了许多新的风格,清新雅致、简洁大方,富有文人味和书卷气。邓尔雅一生篆刻印章数以万计,容庚评价邓尔雅印刻“吾粤三百年来,无此作矣”。得力于深厚的篆刻功底,其书法以篆书最胜,具有沉着含蓄、秀逸高雅的风格,于含蓄中见性灵,于沉着中求变化,书印融合,风格明快清新。出有《篆书千字文》《印斋印赏》等著作。

4、1991 年容肇祖篆书辛弃疾词片

D48923CA-ADD1-4B99-9D7A-966384439F14.jpeg

释文: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燕(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

题识:辛弃疾词 一九九一年容肇祖年九十四书

钤印:容肇祖(朱文方印)

容肇祖(1897-1994),字元胎,东莞莞城人,容庚三弟。著名中国哲学史研究专家、民俗学家和民间文艺学家。毕业于

广东高等师范、北京大学,先后任教于厦门大学、中山大学、 辅仁大学、北京大学等,1956 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职。容肇祖是我国民俗学研究最早的发起人之一,1927 年与顾颉刚等组织了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并任会长,主持《民俗》周刊和“民俗丛书”,学会传班培养的多名学员后来成为中国民俗学、人类学的中坚力量,并影响江浙等地先后成立多个民俗学会。曾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顾问、国务院古籍整理出规划小组顾问。在哲学、史学等领域造诣精深,代表作有《明代思想史》《魏晋的自然主义》《李贽年谱》等。《明代思想史》是拓荒性的断代学术思想史著作,被学界誉为“里程碑式著作,断代哲学史的典范”,容肇祖亦并被称为“明代思想史泰斗”。容肇祖自幼与兄长容庚跟随邓尔雅篆治印,对古文字产生兴趣的同时,打下了深厚的篆书功底。

5、1991 年容肇祖篆书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片

366F43AC-0FD9-467C-A02C-4544942A2B7C.jpeg

释文: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

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

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

阑珊处。

题识: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 一九九一年容肇祖年九十四书

钤印:容肇祖(朱文方印)

6、1985年中华书局出容庚著《金文编》(第四

2701x3654_6141dd880c945.jpeg

5173x3683_6141dd8a0f3ae.jpeg

《金文编》是容庚的成名之作,容庚吸收前辈的研究成果,参考《说文古籀补》的做法,临摹3000多件商周青铜器铭文拓本或影印本,撰集成《金文编》,成为中国首部金文字典。自1925年由罗振玉“贻安堂”初后,到1985年六十年间,不断增订并吸收最新的考古成果,先后形成四个本面世。此次捐赠的是1985年中华书局影印《金文编》第四,容庚编著,张振林、马国权摹补。

8、1949年商承祚《殷契粹编》轴

04EBC042-A2EB-499F-8509-F9906FE2F663.jpeg

释文:辛丑卜,出贞:自五日雨。戊一卜,贞:翊日戊僧日不雨,叀高且夔祝用王右。十戌卜,£贞:王宾月福£囚在六月。

题识:伯龙仁兄属正 丑端午商承祚《临殷契粹编》

钤印:商承祚印(白文方印)契斋(朱文方印)

商承祚(1902- 1991年),广东番禺人,字锡永,号契斋,室名已庼古先斋。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成就卓著,为国内外学术界敬仰。1921年师从罗振玉,学甲骨文、金文,后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研究生,未毕业被南京东南大学聘为讲师,专讲甲骨文。1923年编纂出的《殷墟文字类编》是我国早期甲骨文工具书之一,受罗振玉、王国维赞许,王国维评价“如锡永此书,可以传世矣”。先后在中山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金陵大学、齐鲁大学等校任教,1928年在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创立考古学会并任该会主席。1948年秋回中山大学任教,1956年与容庚共同创立的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室,1965年经国家高教部批准成为中国高校第一个古文字研究专门机构。学术成就甚丰,出《评宝蕴楼彝器图录》《商承祚篆隶册》《殷契佚存及考释》等诸多著作。书法方面,商承祚遍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擅隶篆,75岁后致力于秦隶创作,独创极富个性的秦隶书法,广东书坛称之为“商体”。

9、1949年商承祚临《殷契粹编》草稿

17716E28-10FA-4AB7-95A7-04D075E31369.jpeg

释文:辛丑卜,出贞:自五日雨。戊一卜,贞:翊日戊僧日不雨,叀高且夔祝用王右。十戌卜,£贞:王宾月福£囚在六月。商承祚临《殷契粹编》。

10、1984年张振林隶书轴

DC57E5B7-D7B3-4090-8D6C-E07480690270.jpeg

释文:凡法律令者,以教道(导)民,去其淫避(僻),除其恶俗,而使之于为善殹。

题识:录云梦睡虎地出土秦简语,书句恭请伯龙方家教正,甲子仲冬张振林于康乐。

钤印:张振林印(白文方印)

张振林(1939—),广东兴宁人,196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以优异成绩被推荐为容庚、商承祚的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专长汉语文字学的教学与科研。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广东省语言学会会员。汉语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津贴的专家之一。张振林治学严谨,精通金文、竹简等字体,书法深受容庚、商承祚赏识。整理出《秦隶字样》书稿,对古文字隶变过程进行探讨。

1978年容庚在马国权离开了中山大学后,将修订第四的工作交给张振林,让他将“新增补器目、选字、定位、摹录、誊抄等工作包干到底”。1985年,列为全国“六五”重点项目的第四《金文编》正式出,第四《金文编》凝结了师生两代人的智慧。

11、1980年陈景舒隶书轴

CF22B63B-9D9F-4298-85C7-DC666467B353.jpeg

释文:业精于勤

题识:一九八零年初夏,陈景舒书。

钤印:南海陈氏(白文方印)景舒(朱文方印)奖给市工£战线职工培训先进单位(朱文方印)

陈景舒(1931—2012),广东佛山人,字靖庵,别署凝碧楼主,曾任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

早年师从岭南书法家吴子复,颇得吴门真传。擅隶书,兼工楷书、行草书,旁及篆刻、国书、实用美术等,其书法艺术重传统,力求创新,博取众长,融会贯通,师古不泥于古,形成介乎于东汉隶书和汉简之间的独特隶书。他的字秀丽中有阳刚之气,用笔纯朴,结构奇险,岭南名家胡根天赞其“书风别开生面,用笔峭劲,结构有奇气,为广东书坛别开生面”。著有《实用隶书字帖》、《隶书书写门径》、《四体楹联》(合著)、《隶书入门》(日文)等书籍。

12、2009年曹维墨竹图片

F7E99204-278B-4FD3-BB23-E81B035CD846.jpeg

题识:翠竹虚心尚着地,白云无心任悠丑冬月,曹维于岭南。

钤印:曹氏(白文方印)

曹维,男,汉族,籍河南,客深圳。署常彩,适当斋等。职业书画家。艺术评论家。于小楷、二王行草书、梅兰竹菊、山水等均有颇深造诣,以水墨兰花见长。

13、 2010年曹维设色花卉图片

0120686E-0FD6-4EEE-BF0E-BF2A18B5A6D6.jpeg

题识:满目疏影随君意,一团和气请君享。二零一零元旦,曹维写于岭南。

钤印:曹氏(白文方印)

曹维,男,汉族,籍河南,客深圳。署常彩,适当斋等。职业书画家。艺术评论家。于小楷、二王行草书、梅兰竹菊、山水等均有颇深造诣,以水墨兰花见长。

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生 陈悦

图片由东莞市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周佩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