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就车联网安全再发文:“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

南方都市报APP • AI前哨站
原创2021-09-16 16:55

工信部再次就车联网发文。9月16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完善车联网安全保障体系。《通知》从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网络、车辆网服务平台都作出规范,并对数据安全和安全标准体系也提出了要求。

此前,工信部已频频出手,加强对车联网的监管。此次《通知》就是为推进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解决车联网安全风险日益凸显的问题。

1

在线处理数据,应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通知》对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提出了基本要求:各相关企业要建立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负责人和管理机构,强化企业内部监督管理;采取管理和技术措施,按照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相关标准要求,加强汽车、网络、平台、数据等安全保护,监测、防范、及时处置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状态。

具体到细则方面,《通知》从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网络、车辆网服务平台都作出规范,并对数据安全和安全标准体系也提出了要求。比如,车企发现或获知汽车产品存在漏洞后,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威胁和漏洞信息共享平台报送漏洞信息。各相关企业要建立车联网身份认证和安全信任机制,鼓励相关企业、机构接入工业和信息化部车联网安全信任根管理平台。

此外,车联网平台涉及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信息服务业务等电信业务的,应依法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车联网服务平台运营企业要建立数据管理台账,实施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所在省(区、市)通信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对企业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进行监督检查。

《通知》还要求,加快编制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加快制定车联网防护定级、服务平台防护、汽车漏洞分类分级、通信交互认证、数据分类分级、事件应急响应等标准规范及相关检测评估、认证标准。

2

推进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此前,工信部已频频出手,加强对车联网的监管。早在2018年,工信部就曾出台《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跨行业融合取得突破,具备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实现特定场景规模应用,“人-车-路-云”实现高度协同,适应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计划》对车联网标准体系和应用服务也制定了具体目标:完成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标准制定,完善测试评价体系,构建场景数据库,形成测试规范统一和数据共享。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新车驾驶辅助系统(L2)搭载率达到30%以上,联网车载信息服务终端的新车装配率达到60%以上,构建涵盖信息服务、安全与能效应用等的综合应用体系。

在资本青睐和政策支持下,智能网联车近年来发展迅速。有研究机构统计,2020年中国车联网行业渗透率已达48.8%,车联网用户规模约为13713万辆。截至2020年12月,具备自适应巡航等智能驾驶功能、OTA远程在线升级、智能座舱的智能汽车新车车型,占到当年上市汽车车型的19.11%。

不过,与此同时,智能网联车的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早前,特斯拉事故频发,多次引起网友热议;今年,国产新秀蔚来也陷入安全争议。

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也面临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产业生态尚不健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等问题。

此次工信部《通知》表示,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车联网安全风险日益凸显,为推进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健全完善车联网安全保障体系。

采写:南都记者马嘉璐

编辑:蒋琳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