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南都讯 记者黄璐 大屏上,与施工现场1:1同步的三维模型正在缓缓旋转,管理人员轻移鼠标,现场工人、机械设备、物料实时状况分析跃然屏幕之上;施工过程就像用电脑“打游戏”,利用BIM技术模拟施工,管综优化、进度分析、设备管控都不在话下;各种智能设备、智能系统运用自如,轻松实现全链条智慧管控,再也不为繁杂的工作头昏眼花...... 9月24日,2021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质量月”现场会在深圳美术馆新馆 深圳第二图书馆(简称“两馆”)项目拉开序幕。作为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两馆”由中建三局集团(深圳)有限公司承建,计划2023年竣工,届时不仅将成为公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全新载体,还将成为深圳向世界展示艺术的平台。
智慧建造、精益建造,多项创新获褒扬
为系统总结我国工程质量监督历程,宣传展示监督工作成就,激发监督机构活力,推动队伍转型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决定在深圳市开展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质量月”活动。本次活动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办,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承办,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其中,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的创新管理措施及新工艺工法等展示内容引发众人关注,多项创新措施及高标准的质量管控获得与会嘉宾的高度赞扬。
此次现场观摩核心内容围绕智慧建造、精益建造展开。BIM技术应用于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提升运维效能;智慧仓储系统、构件物联网溯源系统、模架智能设计系统贯穿施工全过程;智能测量机器人、智能地磅、慧眼AI...各项新型科技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电子化智能化全面管控...“三局智造体系”通过智慧前端、数据中台以及指挥中心后台的运行体系,打造项目管理、数据可视化、统计分析、风险预警等多项核心功能,并赋予指挥中心智慧管理平台、智能指挥平台、智能设备平台、智能设计建造平台、智能运维平台、知识共享平台六大运行平台,20余项智慧系统渗透项目管理全维度,全面提升资源配置与分析决策能力。
精益建造则围绕“三减两降一提升”的管理目标,以设计集成化、技术便捷化、资源集约化、穿插有序化、现场标准化和管理信息化为主要手段,用LC6S建造体系下的优质、快速、安全、智慧、绿色、低成本建造,对项目管理亮点与创新举措进行详细展示,得到与会嘉宾的高度评价与认可。
国际一流设计,为市民提供开放的城市交流客厅
深圳美术馆新馆 深圳第二图书馆项目位于深圳北站商务中心区,是由一个美术馆、一个图书馆和一个介于两者之间的公共广场共同组成的建筑群。美术馆新馆建筑面积6.56万平方米,设典藏库、各类展厅、报告厅、活动空间及配套功能区;第二图书馆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设书库中转区、各类综合阅览区、展馆、报告厅及内部配套功能区。
据透露,该项目在设计建设上看齐国际一流水平,为市民提供开放的城市交流客厅和智慧体验,打造城市文化展示空间,进一步提升深圳文化与艺术品味。美术馆新馆将成为展示艺术的窗口和推动中国艺术与国际艺术互动与交流的平台,不仅是进行艺术交流与欣赏的基地,面向公众进行审美教育、丰富市民文化的场所,也是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重地。第二图书馆将成为展现深圳文化发展历程与未来建设的窗口以及深圳文化、学术交流的平台。
在空间秩序上,美术馆与图书馆分布于用地内的东侧和西侧;在建筑形态上,建筑体量方正,在整体形态上呈相互咬合之势,局部立面细微变化,呈现相得益彰、相互映衬的关系,以抽象的建筑符号和建筑特征表达文化与艺术的相互融合;在开放空间上,建筑以开放的状态,让艺术与书籍走进大众,让公共建筑和城市空间共同营造自由、包容、积极的城市精神。
建成国内首个地下智能立体书库
“两馆”除了在外形上独具创新性外,在功能上更具有超前性。未来,“两馆”不仅是公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一个全新载体,更是深圳向全国以及世界展示的平台。
美术馆新馆着力打造共享平台广场,作为对市民开放的空间,将通过多层级平台的设计,让建筑的广场空间与室内空间交融贯穿,在独具特色的25米高的雨蓬覆盖下,是美术馆的户外雕塑广场。
第二图书馆将拥有国内首个地下智能立体书库,书库内将全程自动化存取书籍,实现了图书的高密度储存和高效利用率,为读者提供便利。同时设有大型分拣系统,实现图书高速分拣和精准配送,配合智能立体书库,将发挥第二图书馆文献物流枢纽作用,促进全城文献流动,提升文献服务时效。
第二图书馆将通过引入最新的IT技术,对馆内的计算机网络设施、信息化设备、图书馆业务系统和专业管理系统进行统一规划,搭建起专业性、自动化、数字化、全开放的信息化平台。
此外,第二图书馆还将建设成为“图书馆之城”的网络数据中心、文献物流中心、联合采编与书目控制中心及数字资源中心,进一步提升全城图书馆服务能力。
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建筑
深圳美术馆新馆、第二图书馆将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代表深圳城市形象的地标性设施。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如何打造精品工程的典范,在建设中采取哪些创新的工程管理措施和新工艺工法?
市建筑工务署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两馆”建设中,项目组深入实践日报清单、事项销项以及重大风险预警研判等机制,全面系统有序推进项目建设,旨在建设一座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百年精品建筑。
在工程质量管控、施工安全管控、疫情防控等方面创新思路,项目组根据工务署工程建设管理的三个维度、六个统筹、八大机制等管理理念,强化质量安全及疫情防控管理,确保全面系统有序推进“两馆”项目建设。
与以往建设的卫生医疗项目不同,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第二图书馆是文化类建筑。为促进项目建设,践行高质量发展,市建筑工务署根据所建设的项目类型多等特点,创新采用“项目群+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将两馆项目与新华医院项目、第二儿童医院项目等组成新华医院项目群,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强化项目全方位管理,异中求同、互相借鉴,以提升项目管理成效。例如,在图书馆的智能书库与图书调阅系统上,就与两个医疗项目的物流系统相对比,在其不同中找出相同点,大大加快了对智能书库与图书调阅系统的理解,促进了项目建设。同时,在项目群各项目招标文件的编制过程中,充分运用该理论方法,互相借鉴、优势互补,提升项目建设标准与管理品质。
除此之外,在本次活动现场还展示了“两馆”建设中,采用的临空支模锁脚螺杆加固 、楼板厚度控制器 、承插型盘扣式模板支架体系、砌体构造柱簸箕口、剪力墙柱钢筋定位控制 、地下室外墙三段式止水螺杆等工程建设的新工艺工法。嘉宾们纷纷表示,新技术应用对工程实体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
编辑:向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