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产业格局的重构,TCL将以‘全球领先’为战略目标,坚定走变革转型、技术创新之路,争取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科技集团。”9月28日,在TCL40周年庆上,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表示,未来五年,力争将智能显示终端、半导体显示和半导体光伏三大核心产业做到全球领先。
南都记者最新获悉,9月28日,TCL投资者关系微信公众号透露,TCL华星与小米合作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将于9月29日在武汉揭牌,双方将一起针对前沿半导体显示技术开展预研合作。小米将获得更前沿的显示技术,TCL华星将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此前,TCL华星已为小米多款旗舰手机供应屏幕,包括为小米10供应AMOLED柔性屏、为小米首款折叠屏手机Mix Fold供应AMOLED可折叠屏。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在李东生看来,TCL之所以能够40年穿越周期发展,实现突围与跃升,最主要就是从体制、战略、组织到文化的变革,以此打破路径依赖和平庸陷阱。
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涌起的80年代,中国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之一——TCL的前身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于1981年成立。十年间,TTK从生产磁带的电器厂到家喻户晓的“中国电话大王”,TCL品牌诞生。
TCL的第二个十年,企业完成体制改革,开始引入现代管理制度,业务领域不断扩大,先后进入彩电、手机、电脑、低压电器等领域,并在进入的大部分领域均取得了全国领先的市场地位,跻身中国电子百强前十强。
TCL在第三个十年间加速走出去,成为中国第一批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先行者之一。从1999年在越南建立第一家海外分公司开启全球化之路,到 2004年并购世界500强企业法国汤姆逊的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企业由此进入欧美主流市场。
TCL发展的第四个十年,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开辟了第二发展曲线。
2014年,TCL提出了“双+”战略转型的新一轮变革,以期能够建立起“智能 + 互联网”“产品 + 服务”的模式。而后企业陷入“千亿魔咒”倒逼进行新一轮的转型升级。从电子消费类制造企业转型为高科技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上探势在必行。
据悉,从2009年成立华星光电,进入到半导体显示面板领域,到2020年收购天津中环,进一步上探产业链,进军半导体光伏和材料产业,再到今年3月注册成立TCL微芯半导体公司,在芯片和集成电路领域寻求突破。 目前TCL已进入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已形成半导体显示、智能终端、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的三大核心产业,拥有全球化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完整布局。
目前,TCL在全球建立了42个研发机构、28个制造加工基地、业务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服务用户超9.6亿。在今年的全球生态发展大会上,更是推出了“旭日计划”,宣布投资超过200亿元加速产业生态布局,建立生态竞争力。
南都记者最新获悉,9月28日,TCL投资者关系微信公众号透露,TCL华星与小米合作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将于9月29日在武汉揭牌,双方将一起针对前沿半导体显示技术开展预研合作。小米将获得更前沿的显示技术,TCL华星将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据悉,TCL华星已为小米多款旗舰手机供应屏幕,包括为小米10供应AMOLED柔性屏、为小米首款折叠屏手机Mix Fold供应AMOLED可折叠屏。
李东生表示,变革创新、全球化、坚韧不拔是TCL创业至今的法宝,TCL会继续完善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建设。此外,李东生还明确了打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高科技产业集团的发展愿景,强调了5年内打造TCL科技和TCL实业两个世界500强的目标。
采写:南都记者 孔学劭
编辑:田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