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鲁迅手稿全集》新书首发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南都记者在首发式上获悉,新版《全集》增至3.2万余页,收录了大量新资料。较新版《全集》立项计划出版20,000页增加约12,000页,较之前出版物17,433页增加逾14,600页,充分体现了“全、精、真、新”的特点。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手稿是鲁迅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先生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社会各界对鲁迅手稿的整理出版一直寄予很高期望,有识之士和相关机构为此付出了艰辛努力。改革开放以来,鲁迅研究和新文学研究逐步深入,鲁迅手稿征集、整理工作不断有新发现,学术界迫切希望能够更加充分利用鲁迅手稿开展研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再一次激发了人们对鲁迅精神的呼唤、对传承鲁迅文化遗产的渴求。
为回应各界期待,在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支持下,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文物局,提出重新编辑出版《鲁迅手稿全集》,经中宣部同意,于2017年6月正式启动。项目由国家图书馆牵头,联合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广州鲁迅纪念馆等鲁迅手稿主要收藏机构共同实施。
《鲁迅手稿全集·日记编》摄影:张鹏
历时四载,编委会最终完成新版《鲁迅手稿全集》全套78册、共计3.2万余页手稿的精印出版,分为《文稿编》《译稿编》《书信编》《日记编》《辑校古籍编》《辑校金石编》《杂编》等七编,较此前出版手稿增加逾14,600页,实现了“收录内容更全面、编纂方式更科学、印制效果更精美、出版形式更新颖”的编辑出版工作目标。
在新书首发式上,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以“全、精、真、新”概括新版《鲁迅手稿全集》的特点。他介绍到,一是“全”,即收录内容更全面。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手稿学研究成果和理念,《全集》在手稿范围界定方面较过去有较大延伸,除鲁迅创作、辑录、翻译的作品手稿外,还将其课堂笔记、古籍抄本、手写账册、单据,以及有修改手迹的校样稿等多种类型资料纳入收录范围,力求应收尽收,同时首次对文物出版社版《鲁迅手稿全集》原拟后续编辑的译稿编进行了编辑整理,尽可能从鲁迅研究、学习、创作及生活起居等多个维度,完整立体呈现其人文风骨。成稿共收录鲁迅手稿影像3.2万余页,较已出版的手稿增加近1.5万页,囊括了迄今所能搜集并确认的全部鲁迅手稿,其中不少资料系初次面世,可称搜罗齐备,具有突破性意义。
鲁迅手稿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国家图书馆藏
二是“精”,即编纂方式更科学。在对海内外现存鲁迅手稿与墨迹进行全面征集、整理、影印的基础上,专家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就《全集》各编分类、定名等核心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论证,经反复讨论并征求各方意见,将《全集》分为《文稿编》《译稿编》《书信编》《日记编》《辑校古籍编》《辑校金石编》《杂编》等七编。所收录的每一件手稿都由编校人员细致地加以鉴定、考证和审核,不仅提供了每一件手稿的名称、时间、数量、尺寸、收藏者等信息,还就相关问题详加备注,力求为研究者和读者提供更为准确、专业的资料与信息。
除《凡例》外,《全集》各编又分别附编纂说明,既统一规范,又相互照应,从而使全书体例更趋完善。同时还专门组织编制了各编篇目索引、《书信编》收信人姓名及日期索引,以及与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全集》的差异篇目对照索引等,方便读者查检使用。
鲁迅手稿 《藤野先生》 国家图书馆藏
三是“真”,即印制更呈现原貌。为更好展现鲁迅手写活动原貌,《全集》力争每件手稿都采用原件高清扫描、按照原稿彩色影印、原大收录排印,不作修版描润,装订形式采用可将书页完全展开的锁线胶装,力求为读者提供最为舒适的阅读体验,使读者在阅读鲁迅作品的同时,还可欣赏先生精妙的书法艺术。
鲁迅手稿 《朝华夕拾》后记 国家图书馆藏
四是“新”,即出版形式更新颖。在编印一部能够反映现代精装精印水平新版《鲁迅手稿全集》的同时,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编制了一套高质量的鲁迅手稿数据库,以更好满足广大研究者和读者随时便捷获取、利用鲁迅手稿资料的需求。
国家图书馆馆藏鲁迅手稿专题展示现场
首发仪式之后,现场领导嘉宾与有关人员参观了国家图书馆馆藏鲁迅手稿专题展示。
编辑: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