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上午,粤港澳(东莞)非遗墟市五周年暨非遗手绘地图拼图发布活动在东莞市文化馆隆重举行,改造升级后的非遗墟市新场馆也掀起盖头,正式和市民见面。值得一提的是现场发布的非遗手绘地图拼图文创产品,得到了市台港澳事务局的大力支持,东莞国际健康驿站的每间房都摆放了一套,让隔离人员在隔离期间也能了解东莞的非遗概况,该驿站将于10月2日启用。
东莞对非遗墟市场地改造升级
市文化广负责人介绍,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5年前,市文化馆开始打造“非遗墟市”,恢复周末趁墟的传统习俗。5年来,在上级和各兄弟城市非遗保护中心、非遗传承人的大力支持下,非遗墟市开展了300多场活动,一年一个台阶,从东莞走向粤港澳,逐步打响了“粤港澳(东莞)非遗墟市”的品牌影响力,成为展示城市传统文化的有力窗口,成为深化粤港澳非遗交流的重要平台。
国庆假期设东莞、佛山、云浮非遗墟市专场。
为回应人民群众对更美好、舒适场馆的需求,市文化馆对原有的非遗墟市露天场地进行了改造升级,从此,摊主和市民告别了下雨和烈日暴晒,大家可以更舒适的趁墟啦!国庆长假前三天,(东莞)非遗墟市有东莞、佛山、云浮三大城市为主打项目的墟市专场。
东莞非遗手绘地图拼图发布
现场发布的东莞非遗手绘地图拼图,是由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出品,拼图共有150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主,并精选部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过拼图可了解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采写:南都记者 韩成良
编辑:韩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