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龙华融媒发布
交通出行,平安为先。为了让大家能够拥有良好的出行环境,龙华区各街道各部门着力解决辖区居民“急难愁盼”的焦点交通问题,打造平安、顺畅、便捷的交通环境,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这一次,龙华街道和大浪街道都有哪些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
01
电瓶车充电安全不容忽视
龙华街道电动车雨棚安全又方便
建设停车雨棚呼声日渐高涨
龙华街道城中村居多,电动车是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同时,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等交通工具入户充电、占用通道等问题,也十分突出。
过去,由于部分城中村没有专门的电动车充电设备,有充电设备的地方又没有遮阳挡雨棚,有些居民为了方便,直接进行“飞线充电”,甚至对线路进行改装,将电动车推入楼道内充电。
飞线充电
“飞线充电”既影响市容又不安全,物业和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劝阻,甚至剪断“飞线”,但也是治标不治本。
为此,居民们对安装智能充电桩及建设停车雨棚的呼声日渐高涨。
项目惠及9万余人
实惠又安全
了解居民的需求后,龙华街道将加装停车雨棚和充电桩列入2021年社区民生微实事重点项目,同时也将其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街道多次会同社区、居民代表等现场调研查看,认真选址定位,科学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城中村闲置及边角空地,共申请立项14个电动车雨棚建设项目,包含102个建设点位,共涉及资金约426万元;雨棚材质经过严格挑选,不仅能遮光避雨,还带有防火降噪功能。
雨棚改造前后对比图
截至9月15日,已施工完成9个项目,5个项目正在施工。项目建设完成后,社区将结合实际情况引进专业充电桩公司加设电动二轮车充电桩,给居民提供集中充电停放点。电动车雨棚项目将覆盖辖区约25个城中村及小区,惠及居民9万余人。
一“棚”解民忧,如今城中村小区已经告别了“飞线充电”,城中村边角空间一改以往杂乱的面貌,焕然一新。电动车停放得整齐有序,社区环境更好了,安全指数更高了,居民们收获到了暖暖的“微幸福”。
居民们纷纷表示,有了地面充电桩和停车雨棚,电动车充电方便多了,实惠又安全。
02大浪街道
拥堵点治理显成效
龙大高速(白云山新村段)改善工程完工
高峰期各路汇集产生严重拥堵
常在大浪进出的市民应该对龙大高速(白云山新村段)并不陌生,这段路是进出大浪辖区的重要交通节点,它北与龙大、石观路衔接,南与布龙路、福龙路衔接,连接福田、宝安、光明各区,位置极为重要。
整改前
随着近年来大浪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这段路的历史规划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逐渐凸显,高峰期各路交通组织在此汇集产生严重拥堵,周边道路华兴路、罗泰路、布龙路也受到较大影响,给大浪居民造成极大困扰,也严重阻碍了大浪的经济发展。
龙大高速(白云山新村段)
交通拥堵点改善
大浪街道努力寻求办法解决这项关系百姓民生的难题。今年年初,在市交通运输局龙华管理局的协调支持下,街道主动作为承担该路段的提升改造工程建设。经过多次修改设计方案,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4月份顺利启动龙大高速(白云山新村段)交通拥堵点改善工程。
该工程总投资524万元,利用路侧绿化带空间将北往南方向瓶颈路段的4车道局部拓宽为5车道,提高路段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状况。9月底,龙华区龙大高速(白云山新村段)拓宽工程建设完工,顺利投入使用。
整改后
根据交通部门观测,相比2020年上半年,改善效果显著:
白云山路口车流交织减少,车辆汇入龙大高速效率提高,通行能力提升约17%;
龙大高速主线受白云山路口汇入车流的影响降低,北往南方向晚高峰断面通过交通量为6460pcu/h,主线总体通行能力提升约10%,其中外侧两车道通过交通量为1940pcu/h,通行能力提升约34%;
大浪方向华兴路、罗泰路南行车辆排队现象消除。
改善后路况现状
一位常年往返于这段道路的公交司机李师傅感慨:“现在即使在高峰时期这条路也不再像过去一样堵着动不了,不再每日心急心焦,通行顺利很多,政府确实为百姓做了一件大实事!”
03墩背小学周边交通环境换新颜
龙华区教育局联合各方力量解难题
校园门口存有交通隐患问题
“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是每位父母的心愿。
但自2020年10月开始,龙华区大浪街道墩背小学校门口道路两边违停车辆增多,道路仅剩一条车道,拥堵严重,且校园周边交通警示设施不完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整改前
交通安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龙华区教育局联合特约督学、人大代表团队齐力行动,前后多次现场调研,多部门持续跟进。并由特约督学展开联合行动;由社区工作站和物业公司加大学校周边道路巡逻管理,保障周边道路畅通;龙华交警大队同步指导墩背村内交通标识标线划分工作,使得校园门口交通安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井然有序的新面貌,让家长和学生纷纷点赞。
后续,教育局将联合各方力量,针对该校的交通安全持续发力。
1.加强“家校警”联动,发挥联动监管作用
上学、放学时段布设警力,加强对校园周边道路的巡逻力度。成立“家校警”护航队,维护校园上下学交通秩序。
2.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
学校结合课堂教学、班会课及主题活动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相信今后这样的变化还将越来越多!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