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民警老陈爆红后停播又复播:一个警察的突围战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1-10-15 13:42

仅从老陈最近的行程安排上已经可以判定,他成了如今流量时代最为青睐的民警之一。深夜10点,老陈刚刚结束和短视频平台洽谈合作,随后他马不停蹄赶回家里,开始接受南都记者的采访,讲述了反诈直播以来起起落落的心路历程。

在令他爆红的网络世界之外,老陈回归陈国平的身份,是河北省秦皇岛市公安局海港分局的一名民警,因为9月初在短视频平台上与各路主播连麦PK宣传反诈,老陈意外爆红,如今在两大头部短视频平台上,@反诈警官老陈有近700万粉丝,一场6小时的直播,有1.2亿人次观看,用他的话说,这是“仅次于刘德华的流量”。

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如陈国平这样爆红出圈的反诈民警并不多见,更多的人被淹没在互联网世界里不曾被人看见,而在出圈之前,陈国平已连续在平台上直播了三年。

在9月尝试连麦PK之前,陈国平一度以为,自己的直播永远只会有万人观看,直到连麦娱乐主播@赤酱、@西厂雨化田等人。

直播间里,陈国平穿着警服正襟危坐,与或男扮女装或奇装异服的主播出现在同一画面,有着一种难以精准描述的奇妙反差感,易容的主播们突然连麦遇到警察的夸张表现更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警察当场抓获诈骗犯”的隐喻注脚。

微信图片_20211015110130.jpg

反诈民警陈国平连线娱乐主播@赤酱,意外走红。

陈国平因此成为短视频平台最热门的主播,他反复在直播间重复那句“我是反诈主播,请问你是什么主播”,“你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了吗?”,这些话语日后在互联网世界产生链式传播效应,并带动国家反诈中心APP下载量激增,至今,软件下载量仍在APP商城里排名第一。

因为连麦意外走红,陈国平一时难以应对这席卷而来铺天盖地的关注和与之接踵而来的舆论压力,作为警察,超乎寻常的关注往往意味着更多不确定的风险,随后他在朋友圈宣布停播。

停播的两周对于陈国平来说,是无比繁忙的两周,他要应对不断来访的媒体记者、寻求合作的互联网平台,还有各界的非议甚至是恶意的举报。

曾经,他无比盼望自己能成为像明星一样有影响力的人物,那样会有更多人关注防范新型网络诈骗,而这是陈国平长期以来的事业。

但当这一梦想真的实现,他却发现,他还没有做好暴露在巨大舆论场域之中的准备。

下载.jpg

陈国平日常与同事宣传反诈知识。

成名

2021年8月26日,这是陈国平43年人生中的转折点。

在此之前,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反诈民警,每日下班后利用业余时间开直播宣传反诈,是陈国平的生活常态。

那段时间,主播互相连麦PK火爆一时,当晚,他第一次尝试,短视频平台上@导师田斌 的一句“我乃导师田斌,你是什么主播”是当时流行语,陈国平觉得有趣拿来化用,自称反诈主播,连上了二次元主播@赤酱,对方是男扮女装的萝莉打扮,聊到“美女聊天是诈骗”的内容,对面的主播主动摘下假发套蹲下“自首”。连麦意外产生戏剧性效果,对方留了个心眼录下来做成小视频,结果登上了热门榜。

平时直播最多仅有万人观看的陈国平,没想到会有如此多人关注起自己的直播,第二场连麦,他遇上了@西厂雨花田,着古装的“厂公”看见警察神色紧张,不停解释自己没有犯事,直播中陈国平宣传反诈,没忘记推荐国家反诈中心APP,他也学着网红们录下了这段视频,发了出去。

偶然的连麦,让陈国平和各类主播产生了戏剧性的碰撞,极具反差感的短视频很快收获了网友大量的关注并引起了平台的注意,9月3日,快手和抖音闻风而来,找到陈国平合作,为了抢夺这个平台上的热门流量,两大平台都希望能抢占陈国平的优先直播权,最后的结果是:陈国平先后连续在两个平台上直播6个小时。

这是陈国平从没遇过的挑战,那天直播从下午五点开始一直播到晚上11点,仅在抖音平台上,陈国平四个小时就涨了120万粉丝,6个小时的总场播放量达1.2亿,陈国平彻底火了。

“当时看到数据懵了,这个流量今年在两个平台上仅次于刘德华。”事后,陈国平提及当晚的情景仍觉得不可思议,似乎是命运之神眷顾,从未有一个反诈民警像陈国平这样获得如此多的关注。

9月5日,他又连续直播了两场,流量持续性的铺天盖地地涌来,短短几天之内,陈国平的粉丝数从原本只有十余万暴涨至600余万。

几乎是一夜之间,陈国平成了互联网世界中的“顶流”。


停播

九月成为一条巨大的分割线,将陈国平43年的人生分为两半,在短视频平台走红后,全国各地的媒体蜂拥而至,他被频繁的要求接受媒体采访,不断有人请他连线开设反诈课堂,大量的制作单位拿着剧本来找陈国平拍短视频,他被作为名人邀请参与各大平台的直播活动,就连如今外出吃饭,也会被很多市民一眼认出来。

这对于陈国平来说,是从未有过的新奇体验。成名往往意味着影响力,而这是陈国平自2017年当上反诈民警以来就无比盼望的事,影响力能够帮助他把反诈知识传递给更多人,但当这件事真的发生之时,陈国平却发现自己只想做个普通人。

爆红之后,伴随着鲜花和掌声,舆论和压力纷至沓来,有人提出质疑:陈国平与各路“妖魔鬼怪”连麦,有损警察形象;有人认为,陈国平的直播没有剧本,稍有不慎容易遭遇言论攻击产生负面影响,更多人则好奇:一个普通的反诈民警凭什么能红成这样?

9月8日,在各种压力之下,陈国平在朋友圈突然宣布停播,而这距离他收获数亿流量仅过去五天。

事后来看,陈国平的这次决定带有更多感性和冲动的意味,停播后,分局领导曾找到他询问停播一事,领导希望他继续坚持,对于真正停播的原因,陈国平至今不愿详谈。但身为警察,他明确表示,直播有风险,“万一说错话,被有心之人剪辑利用可能会有负面效果。”

陈国平在爆红之后下意识的自我保护,或许来自于过去试水直播时不愉快的经历,他不断地收到投诉与举报,网友称其冒充警察,有不当言论,而每一次投诉和举报,陈国平都不得不应对纪委监察部门的审查调查。

陈国平对此感到委屈,在言谈间,他将这些举报投诉的网友表述为“黑粉”,认为他们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自己坚持下班后穿警服直播,是为了以警察身份给大家传递反诈知识。他不明白,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网友在看到其蓝V验证的账号时,仍坚持向单位举报。

举报激发了陈国平的反抗,以往一周三场直播,有段时间,陈国平拼命一周播五场,“你越举报我就越要播。”

他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谨言慎行的公职人员,有一次在连麦时,一个网友向陈国平发问:“谁让你穿着警服直播的?”陈国平没忍住,回怼网友:“我有问题,你去举报我!”

后来他对此感到后悔,坚持以不回应的方式冷处理,任网友谩骂,他依然如故。

陈国平的底气,来自于分局领导的支持,更多则来自于粉丝的喜爱。在爆红停播后,网友希望陈国平复播,不断给他发来私信:老陈,我们喜欢你,你快回来吧。针对一些非议,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也对此发表评论,肯定这是志愿行为,“没觉得有什么不好,要鼓励他继续试、继续做。”

前几天,陈国平接到一位同事的电话,有诈骗分子冒充他的身份在深圳诈骗了老太太8万块,用的是目前最常见的冒充公检法的诈骗套路,近段时间,一些短视频平台上也出现了用陈国平的头像开设的假账号。

这让陈国平感到担忧和焦虑,也坚定了他要复播的决心:“这几天我想好了,我是毅然决然要复播的,如果因为害怕风险就不播,那是我没有责任和担当。”

微信图片_20211015110134.jpg

反诈民警陈国平连线娱乐主播。

反诈之路

中秋节期间,陈国平复出,连麦疏导被骗16万的UP主杨可爱,节日当天和@影子反诈 连麦宣传反诈,在所有人都在抢夺流量的时代,所幸,人们的目光仍然聚集在陈国平身上。

尽管仍有大量的网友骂他,还夹杂有骚扰信息和电话,陈国平甚至不得不怀疑这是来自诈骗犯的干扰,但大多数网友的反馈让他感到欣慰:“有一些有正义感的网友会站出来维护我,他们还是喜欢我的直播的。”

如果时间回到四年之前,在刚刚当上反诈民警之时,陈国平或许对自己从事的反诈工作不会如此笃定。

作为老刑警,过去陈国平有两百余天都在外出差办案,对于很多人而言,从办案民警转行到反诈宣传,是从核心到了边缘,过去几年间,陈国平常常听到议论,“很多人觉得这不是正经事”。

起初,陈国平也有类似的想法,2018年,他遇到一个在超市工作的收银员,年纪快50岁被骗了近百万元,“这个人站在我面前,没有任何喜怒哀乐,哭都哭不出来。”这样的案子,在陈国平过去的办案生涯里不断出现,这让陈国平感到沮丧,“就算我浑身是铁也粘不了几个钉”。

彼时,电信网络诈骗案多发高发,因国内严打,诈骗窝点多转移至国外,警方打击困难,在实际办案中,诈骗手法日新月异,被骗钱款多被诈骗犯挥霍一空,就算破案也往往难以补偿损失,也是在那时起,陈国平相信,对于网络诈骗而言,事先预防要比打击更加重要。

2017年,秦皇岛市公安局海港分局成立反诈中队,陈国平牵头成立了反诈中心,宣传反诈是重中之重。最初反诈民警的方式很传统,多是去广场、社区、学校宣讲,发传单,当陈国平真正接触新媒体来宣传反诈,机缘来自于自己的母亲迷上短视频,当时@四平警事 出品的娱乐化、小品式的短视频火爆网络,这成为陈国平最初模仿学习的对象,他用拍情景短剧的方式向网友揭秘诈骗套路,讲解反诈知识。

起初拍短视频,没有经费人员支持,陈国平就找朋友帮忙,自编自导自演。陈国平往往在短片里演诈骗犯,长时间从警的丰富经历,让陈国平扮演起角色惟妙惟肖,如今陈国平依然对自己的演技感到满意,但奈何短视频耗时耗力,往往拍摄艰苦,几个月才能出产一条,难以持续,朋友们也要养家糊口,团队便慢慢散了。

如今,陈国平爆红,有很多人拿着本子来找陈国平拍短视频,曾经难以为继的道路,如今有了更多选择,他笑称自己看哪个拍得好,就选哪个,唯一的要求是:不想再演反派了。

2018年,直播带货成为新的风口,拍不成短视频的陈国平想着直播只需要一个手机,简单便捷,于是下班后利用业余时间在快手上用直播的方式讲反诈知识。

有一次因为办案压力大,陈国平得了带状疱疹,直播的时候疼得龇牙咧嘴,他又穿着警服,平台考虑形象不好,给了陈国平一记猛击:永久封号。

初次试水出师不利,陈国平没放弃,转战抖音开账号,成为第一批以个人账号入驻平台的民警。后来,陈国平的同事提及这次选择,称他是秦皇岛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正是因为这一次选择,让陈国平后来的人生迎来了新的转折。


从200到1.2亿

陈国平的直播往往语言朴实接地气,有时拆解诈骗套路,有时兼带普法,更多时候他会耐心地安慰、开解被骗的网友。与如今直播间里口齿伶俐游刃有余的警官老陈不同,最初直播时,陈国平总是停顿、结巴,“网友说你怎么总结巴,人家都替你着急。”他常常会在直播后点开回放功能,研究哪场直播讲得好,哪场感觉不太好,“直播了5场、10场之后,镜头感、语言表达提升了很多。”

当时,警察直播非常罕见,很多网友对此好奇,陈国平试水直播几天后就开始涨粉,“一千、五千、八千地涨,最好的时候直播间有两三万人。”

一段时间后,陈国平发现,自己的直播数据陷入了停滞,甚至开始掉粉,刚刚进入直播的世界,搞不明白为什么突然有了变化,他有些沮丧,停播了一段时间,等他再鼓起勇气开播的时候,直播间的人数却从两三万掉到了两三百。

数据上的断崖式落差让陈国平很不服气,为了增加直播间的观看人数,他尝试了很多方法,买过抖+增加流量,为聚集人气,精心准备自制的钥匙扣作为礼物赠送给网友,后来钥匙扣送出去几百个,直播间的人数却增长寥寥。

陈国平一直在想,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是不是大家对我产生视觉疲劳了,我讲的东西大家都听过了,还是我的直播方式跟不上了。”

没事的时候,陈国平就刷人家的直播,看看网红们的直播有什么特点,他后来总结,这些主播吸引人,是因为他们的直播间热闹,还可以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我们资金有限,实惠没有,那我就只有抓住热闹。”

幸运的是,没过多久,陈国平的直播间就真的热闹起来了。

src=http___wx1.sinaimg.cn_orj480_002TLsr9ly8gu8y31ibk7j61hc0u045202.jpg&refer=http___wx1.sinaimg.jpg

火了的陈国平接受央视采访。

套路和反套路

反诈宣传做得多了,一些诈骗分子也认识了陈国平,他之前去抓犯罪嫌疑人,有人一眼就认出了他是反诈民警老陈。这让陈国平感到了一些安慰,让他更加确信,自己的反诈宣传,是有人看的。

相较于诈骗分子在暗处主动观察研究自己,陈国平更头疼的是,如何让那些普通老百姓真正听见、听进反诈民警的声音。

陈国平曾碰见一个案子,一个女人做外汇投资理财,陈国平提醒她小心是诈骗,赶紧把钱提出来,结果没两天,女人就找过来要报案,“我听完很生气,诈骗案里最头疼的就是她听骗子的不听警察的。”

经历的诈骗案多了,陈国平坚信,这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可能遭遇诈骗,无论性别年龄学历,“如果你还没有遭遇诈骗,可能只是诈骗分子还没有找到适合你的剧本和套路。”

“骗子都在创新,我们不得不创新。” 对陈国平而言,反诈是一场与诈骗犯之间斗智斗勇的博弈,“我们在盯着他们,他们也在注视着我们。”隔着网络世界对峙,几乎让所有反诈民警不得不时刻想着,如何应对诈骗犯与时俱进日新月异的手段。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像陈国平这样的反诈民警是在跟诈骗犯赛跑,为了抢夺可能的潜在受害者,陈国平这几年也明显感受到反诈宣传的变化,从反诈歌曲、反诈短片到反诈直播、反诈微电影,各式花样反诈不断出圈,“现在短视频也不仅是宣传反诈,普法的也多了,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老百姓提升防范意识,防止被骗。”

爆红之后的陈国平自称,“成功之后干什么事都很容易。”但他仍然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他担心网友们的新鲜感将很快退去,“未来的反诈宣传不可能只是发展几个主播,做任何事还得想着创新,但只要人民喜欢,那就准没错。”


南都记者 蒋小天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