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见习记者 林文琪 南都记者 陈东晖 10月23日,由广东省文联、省影协主办,广东省影协评论与交流委员会、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承办,各地市文联、学校协办的“光辉历程·粤影风华——2021优秀广东电影百场校园展映暨乡村行”活动开幕式在广州图书馆举行。
开幕式上,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王晓致辞指出,本次展映活动具有重要性。“广东电影在中国电影中占重要地位,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票仓,也拍摄了许多质量上乘、成绩喜人的优秀作品。本次展映活动所组织的巡回放映、专家讲座和主创交流等,将有助于增强人们对广东电影的了解, 树立广东电影品牌、繁荣广东电影文化事业。”
“光辉历程·粤影风华”
据了解,由广东省文联、省影协推出的“粤影风华”优秀广东电影展映活动自2017年起便已启动。第一届主题为“粤影风华:2017优秀广东电影展映”,第二届主题为“珠江潮涌·粤影风华——改革开放40周年广东电影成就暨‘珠影再出发’经典电影展映”。第三届主题为“如花岁月·粤影风华——优秀广东电影百场校园展映暨乡镇文化行”。
值得关注的是,从第三届始,“粤影风华”展映便已走向全省各地。2019年至2020年,展映系列活动已在全省放映了100多场次,放映影片包括《港珠澳大桥》《潜艇总动员》《爸,我一定行》等10多部产自广东的影片。
2021届“粤影风华”展映主题为“光辉历程·粤影风华”。根据展映主题,主办方挑选了包括红色历史、国家建设、儿童及青少年成长、文化传承等内容的15部优秀广东电影,将在全省各地文联、大、中小学、乡村等单位进行100场公益展映。包括《董存瑞》《雅马哈鱼档》《烈火金刚》《红色娘子军》等红色经典电影和《变化中的中国》《点点星光》《小伟》《柳毅奇缘》《榫卯》《掬水月在手》等本土新兴电影。
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王晓,珠江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省影协主席王垂林,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电影管理处二级调研员刘德志,广东省文联剧影视工作部二级调研员、省影协专职副主席肖小青,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王琼,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会长陈长兵,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解伟、张全欣、邓翅翔,主席团成员裴蓓,副秘书长周文萍;广州市电视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斌;广州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赵梦菲等人出席了本次开幕式。
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王晓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及,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有深厚的影视创作传统,“粤影风华”优秀广东电影展映是显示广东电影成绩的重要品牌。“如广东电影经典之作《雅马哈鱼档》就由学院章以武教授编剧,学院与广东省电影家协会联合举办过许多电影活动。在其中,‘粤影风华’优秀广东电影展映是展示广东优秀电影作品、显示广东电影成绩的重要品牌活动。”
《变化中的中国》
着眼基层人物,描绘当代图景
开幕式后,现场放映了纪录片《变化中的中国》。据了解,该影片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等单位出品,制作历时3年。影片题材收集过程中,在全国26城中调研了100多位人物,最终选取了从事基层民警、产科医生、中学老师、外卖拳手、壁画研究者、青年创业者的6位普通人进行全程跟踪拍摄。通过真实记录,描绘当代中国年轻人坚守岗位、追逐梦想、热爱生活的社会图景,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变化。影片获2019年第17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组委会特别推荐优秀纪录片奖。
在映前分享中,影片出品方代表张仲鸣分享了影片的制作与幕后故事。“我们剧组人员首先和拍摄对象进行熟悉,再来拍摄,后来便没有隔阂,甚至就像摄像机已经不存在了。包括片子里捕捉到的警察抓小偷,也是真实的。”张仲鸣分享道。
广州大学副教授、广东省影协评论与交流委员会主任周文萍则不断向在场观众推荐《变化中的中国》。“没有演员、没有剧本,纪录片是对真实的反映,所以它更有历史的价值。也正是因为没有剧本,所以纪录片的拍摄也是很有难度的。《变化中的中国》更接近我们普通人,而且让人感觉到没有那么沉重,而是很青春,看着会让人‘飞’起来。”
据介绍,开幕式后,“光辉历程 粤影风华——2021优秀广东电影百场校园展映暨乡村行”将继续深入全省各地文联、学校、乡村等单位进行,为全省观众进行100场优秀广东电影的公益放映,并将邀请专家和影片主创到各地开展电影讲座及交流,活动将持续至年底。
广东省文联剧影视工作部二级调研员、省影协专职副主席肖小青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开展这样的公益展映将让更多人了解广东的电影作品。“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们想通过光影去书写党的历史和英雄人物,让更多年轻人去了解我们的过去,去展现未来。像这样的展映活动对于广东电影而言特别有意义,因为很多电影是没有机会在院线展映的。这样的公益展映可以让更多的群众去知道和了解广东创作的作品。”
编辑:彭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