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烧老广:以漫画守护大湾区岭南文化记忆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新文旅
原创2021-10-27 18:08

炭烧老广,一位80后的老广,祖籍佛山,长在广州。

微信图片_20211024095606.jpg

今年国庆期间,广东本土文化漫画作者炭烧老广胡庆麟带着他“盏鬼”可爱的茨菇仔跳出画板,来到佛山岭南天地与一众老广于大湾区开团组局,见证并守护同宗同源的大湾区岭南记忆。

欲以作品记录大湾区美好生活

小.jpg

“茨菇”在广东多寓意为添丁发财、人才济济,而在炭烧老广画笔下的“茨菇仔”则成为广东人的一个缩影:识玩、识食又识叹。炭烧老广以漫画的形式借用茨菇仔这一角色向公众传递粤式饮食文化和生活态度。

谈起大湾区中的岭南文化,炭烧老广滔滔不绝。“这个形象(茨菇仔)的展出在大湾区的任何城市都没有违和感,港澳和珠三角的居民对茶点、茶楼社交等岭南文化一点都不陌生。”正是对这种同宗同源的岭南文化的感同身受,炭烧老广对大湾区中正在发生的“巨变”有着更多感触。

炭烧老广最近观察得最多的是,大湾区内年轻人的创业、奋发向上的故事,还有城市更新中“老破小楼房加装电梯”的事情,他一直在默默观察城市变迁中,人们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变化,以及在这种时代变化中人所呈现出来的心态和精神状态。

因此,炭烧老广坦言,“希望成为时代的记录者”。

依他的观察,“近年来,从大湾区这几座核心城市的发展来看,是岭南人的迁徙地图,人们从原来只追求居住城市中心地带,到不断向海、向山、向森林‘迁徙’,不愿意只停留在一个区域内,不断地提升生活质量,有不同的生活空间和境界。”在他看来,“大湾区人们的美好生活有了质的飞跃”。

基于这样的观察,炭烧老广表示,“我的作品有忆苦思甜的部分,希望唤起大家对过往生活的共鸣,更是会呈现这个时代大湾区美好生活的状态”。

大湾区中同宗同源的岭南记忆,致敬匠人匠心

蛋挞小.jpg

2005年凭借《炭烧老广》出道之后,“炭烧老广”在大湾区流传甚广,广州、佛山、珠海、中山和香港,不经意间都能与“炭烧老广”撞个满怀。比如广东各种老字号的形象设计、香港邮轮的“旅游地图”,楼盘社区、汽车及包子点心等包装设计等,都有让老广们会心一笑的“炭烧味道”。

谈论起创作,炭烧老广表示“当下,呈现的载体渠道很多(漫画书不是唯一的载体),但成功仍然不会是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吃老本’,艺术作品需要有匠心。”

在他心目中,佛山石湾公仔的老师傅是他尤为尊重的榜样,“手艺人的那份匠心精神非常讲究,非常值得学习。”

他很笃定,“做艺术,一定要有痴迷的态度”。

有趣的灵魂:文化漫画、美食、海钓旅游集齐一身

微信图片_20211024095524.jpg

近年来,有一句话流行的网络语“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百里挑一”,这里说的“有趣的灵魂”就是炭烧老广这种有趣味的生活家。

他的“老广”漫画和“茨菇仔”大家都熟悉,但他多面的有趣生活却还不为人所知:2016年他在东华西路当过“走鬼”(美食小吃流动手推车)开过“私房菜”,在杨箕村附近开过餐厅(新派粤菜);还带团出境海钓,极尽各种好玩的能事,与志同道合的钓友们在某个海岛上乐足7天,就地取材,将海钓的各种大鱼、大蟹“花样”烹饪,尽享美食家的本事。

或许正是有了“会玩”“懂吃”的本事,日常生活里的点滴酸甜苦辣被他信手拈来。

这位80后的美好生活家,现在常住佛山的“山居”,除了有必要外出商务之外,平日里最多参与的活动是海钓;但现基本上每天都坚持绘画10多个小时,数十年来笔耕不辍。

初心:“把文化塑造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事情”

微信图片_20211024095546.jpg

微信图片_20211024095556.jpg

翻看炭烧老广的微博,记者了解到,他对绘画没有停歇,2020年还画了“抗疫漫画”,2021年5月底,广州荔湾区疫情暴发时,他画了《老西关云吞面加油》等漫画为荔湾抗疫加油;国庆期间,他的“茨菇仔”首次以汽模的立体形式打造了 “躺平局”“吃货局”“吃瓜局”三大主题,以大家熟知的湾区美食唤起吃货们的岭南情结,当时,两只5米高的茨菇仔在十多笼巨型粤式点心中组成躺平局,“上点心”与原地开吃点心等幽默趣致,观众都极有共鸣;“茨菇仔”还化身功夫大厨邀请一众食客进入“吃瓜局”,呼吁老广们尝试健康与美味兼备的植物性餐饮,传递低碳、健康、可持续的饮食理念;当荔枝、粽子、鸡腿、汽水变身为运动员时,他的“茨菇仔”则摇身一变为裁判员。

透过这些独特的视角和生动有趣的画风,在这种充满市井风情中,炭烧老广表达着大湾区民众的热情、包容和幽默的本色。

他自诩是“一个调皮古怪的大学动画教书先生,一个仍在追寻自己梦想的寻梦者,一个执着的年轻人,一个坚强的生命体,一只社会的小蚂蚁。”

他一再表示,“一直初心不变,会将文化塑造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事情”。

人物小档案

炭烧老广,原名胡庆麟;2005年凭“炭烧老广”的毕业设计闯出名堂;2009年获得金龙奖;2006年大学毕业后当了17年大学老师;代表漫画作品有《炭烧老广》、《炭烧老广2之sang饮sang食》和《炭烧港味》。

对话

微信图片_20211027163742.jpg

南都记者:“炭烧”是什么意思?表达出广东人什么性格特质?

炭烧老广:“炭烧”是狂热,也是我对城市的热爱。广州的热犹如“热带的热,比狂热更甚”,再加上2005年时,广州到处热火朝天,因此想到“炭烧”一词。

南都记者:毕业设计时为何会有“炭烧老广”的诞生?

炭烧老广:2005年曾经到西安采风一个多月,在异乡体验到截然不同的饮食风味以及人文风情后,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原来这么深爱着广州,想念西关趟门,想念艇仔粥,想念一盅两件。那次西安之旅启发我动笔,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漫画,将“老广”的生活方式画下来。

南都记者:您笔下的“茨菇仔”的形象有什么寓意?

炭烧老广:很多朋友说过,“茨菇仔很像我”,其实就是用大家都熟悉的茨菇仔视角传递一些生活态度。“茨菇”在岭南文化中有添丁发财、人才济济的寓意。我在《炭烧老广》漫画里面,将茨菇仔打造成一位典型的老广形象,既有幽默感,又有时尚感,还有‘识饮、识食又识叹’的生活智慧,初衷是向大众传递粤式饮食文化和生活态度。

南都记者:您毕业后当过17年的大学动画老师,在今年国庆的佛山漫画展期间,还于现场开班授课,您教书授画的初衷是什么?

炭烧老广:让年轻一代参与漫画创造,让更加人乐在绘画中,这是一种福,也是推动文化传承的过程。要真正做好岭南文化,将其发扬光大,不是靠一两个文化从业者可以完成,而是需要更多的人以不同的文化表现方式参与其中。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以更有趣的方式传承岭南文化,带来更多有趣有料的文化创意。

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

受访者供图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com

编辑:肖阳,郭毓玲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美好湾区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