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见习记者丁境炫 发自北京 11月9日,《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21)》新书出版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21)》是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的最新课题成果,该课题已持续21年,最新发布的这份报告对我国各省份在2016-2019年的市场化相对程度和排名进行了评价。
根据报告,2016-2019年期间,我国市场化进程总体趋缓,各省份分化明显,其中广东省市场化进程连续4年位列前3。
各省份分化明显,广东持续位列前三
该报告显示,2016-2019年期间,我国各省份市场化进程分化明显。
东部地区市场化仍然领先,在市场化指数排名前10的省份里,有8个位于东部地区。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市场化指数在2016-2019年期间连续4年位列前3。
中部地区市场化平均改善幅度超过东部,中部地区省份在东中西、东北四个地区中,是唯一一个没有评分下降省份的地区。
西部地区的市场化改善缓慢,且省份分化比较明显,在西部12个省级行政区中,有5个评分下降。
东北地区的市场化有所退步,4年间市场化指数不升反降,东北三省中吉林和黑龙江两省指数都出现下降。
全国四个地区市场化指数四年变化。
报告建议加快东北和西部地区市场化改革步伐
中国市场化指数由五个方面指数组成,分别反映市场化的某个特定方面。这五个指数分别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治环境。
该报告显示,我国市场化进程在2016-2019年期间总体趋缓,主要原因是“政府与市场关系”和“产品市场发育程度”两个指数评分的下降。
市场化总指数及五个方面指数近年变化。
针对4年间我国各地区市场化程度分化明显、市场化进程趋缓的现实情况,报告提出了下一步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的重点。
一是改善政府与市场关系,落实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减少对市场的行政干预,促进市场对内对外开放;三是继续改善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实现公平竞争;四是加快东北和西部地区市场化改革步伐。
据介绍,中国市场化指数课题从2000年开始进行,至今已经持续了21年,到本报告为止,已出版了9份报告,数据涵盖了31个省级行政区,跨度达23年(数据从1997年开始)。
根据从1997年到2019年间持续22年的数据,我国市场化程度总体进展显著,但中间经历过几次波动;5大反映市场化程度的指标进展程度不同,其中非国有经济发展较快,政府与市场关系进展较慢;22年来所有省份市场化改革都有进展,但改革幅度差异很大。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