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民点赞榜“办实事”案例集中展示,案例征集20日截止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1-11-12 11:46
为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总结提炼基层先进经验做法,宣传推广经典案例、经典事迹、经典故事,第三届南方都市报“东莞市民点赞榜”确定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题,本周开始面向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征集2021年以来“我为群众办实事”优秀案例。截至昨日,已收到各镇街、局办申报的案例数十个。案例征集截至11月20日,请未申报单位抓紧申报。

微信图片_20211112090849.jpg

全市征集“我为群众办实事”优秀案例

“东莞市民点赞榜”是南方都市报推出的智库研究产品——“东莞公共治理民心榜”重要子榜单之一,也是涉及面最广、最受社会关注的榜单。“东莞市民点赞榜”由媒体独立发起,遴选民生实事优秀案例,接受市民打分评价。南都希望通过客观的评选机制及强大的传播渠道,在东莞构建民间政务评价体系,鼓励基层提高创新和服务意识,更好地推动为民务实的风气。

对本届点赞榜征集来的“我为群众办实事”优秀案例,南都将通过“网络评选”和“专家研讨”环节,围绕案例有效性、创新性、反响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本届点赞榜还全新推出“线下系列深调研环节”,南都将召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领域专家、市民代表等组成民生调研团,对部分优秀案例进行实地走访调研。

本届“东莞市民点赞榜”案例征集评选、调研活动将持续两个月。最终将评选出各类别“‘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优秀案例”,并计划于年底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主要颁奖对象是这些优秀案例组织实施的单位及团队。活动期间,南方都市报将通过全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入围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案例。

征集范围:面向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征集2021年以来“为群众办实事”的典型案例、经典事迹、经典故事。

报名要求:申报者(单位或团体)须提供具体的“我为群众办”案例名称;200字以内的投票提名词,讲清楚提名理由;600字以上的案例简述,用于专家评审;相关图片,用于制作宣传资料;提供该案例的报道链接(如有)。

报名方式:可将上述内容发送到第三届“东莞市民点赞榜”“我为群众办实事”案例征集邮箱32862448@qq.com,报名请留下联系方式(也可拨打南方都市报热线4008866166报名、咨询)。

报名时间:2021年11月20日截止

【部分案例展示】

市生态环境局:十万元重金奖励举报人 视频实录引广泛关注

今年8月,一名举报人给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发送了一封邮件称:塘厦镇田心村有一家黑作坊,夜晚偷排污水铅酸蓄电池,水很臭。根据该举报线索,生态环境部门成功查处一黑作坊,现场发现其非法处置危险废物18吨,电池废液重金属超标20倍。该举报人获10万元奖金!

今年7月24日,市政府颁布实施《东莞市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办法》,标志着生态环境领域有奖举报制度从“集中攻坚”转向“长效监管”,其中涉及危险废物非法处置的举报奖励标准从1万-2万提高到5万-10万,效果立竿见影,该类举报线索明显增加,而上述塘厦废铅酸蓄电池非法处置线索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此举也进一步遏制全市环境违法行为。

微信图片_20211112090525.png

废铅酸蓄电池非法处置案件现场

今年8月底到9月底,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进驻广东,直接暴露了东莞固废非法处置乱象的问题,引起了督察组的关注。对此,东莞立行立改,于10月26日上午召开全市固体废物工作会议,其中就部署了汽修行业废铅酸蓄电池监管工作。市生态环境局迅速响应,当天中午推出以塘厦废铅酸蓄电池非法处置案件为背景的《一封邮件带出10万元奖金!》推文及《“伺机”行动》视频实录,引起公众对该类废物非法处置问题的广泛关注,打响了固废整治工作宣传第一枪,也掀起了有奖举报政策宣传的新一轮热潮。

虎门镇教育管理中心:2023年底完成13所公办学校改扩建

虎门镇教育管理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当中,加强民生基础工程建设,建设博涌小学新校,改扩建怀德小学等13所公办学校,持续扩大公办学位供给,解决学位供给的瓶颈问题。

虎门镇的13所公办学校改扩建项目中共涉及2所公办初中,11所公办小学,根据项目规划布局,拟规划建设教学楼、多功能厅、体育馆、食堂宿舍等。13所学校改扩建项目总投资约4.77亿元。

13所改扩建学校分四批次建设,其中第一批学校中的怀德小学在今年3月动工,7月完工,已于9月投入使用,增加540个学位;第二批学校:大宁、五中、白沙、龙眼、镇口小学已于8月动工;第三批学校正在进行规划报建、施工图备案、概、预算等相关前期手续;第四批学校正在与滨海湾新区相关部门协调,修改设计方案。

接下来,虎门将持续推动虎门镇“品质教育”建设八大行动,2023年底前完成13所公办中小学改扩建,增加义务教育学位9235个,宿舍床位3208个,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助力虎门教育高质量发展。

DA15_DA15_0289@600_697.jpg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大朗分局:为“城市美容师”延长亮灯20分钟

“我妈妈是清洁工,早上4:30开始清扫马路,5:25路灯熄灭,这时天还很暗,清扫很不方便,申请路灯亮延迟15分钟。”这是东莞大朗镇城管分局最近收到的一则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平台的来信。

接到信件后,大朗城管分局了解得知,来信市民的母亲是一名负责大朗长富中路向阳小学到沃尔玛路段路面清洁的环卫工人。该路段的市政路灯因开关设定与实际天亮时间有偏差,常常在天亮前路灯就已关闭,周围环境光线较为昏暗,对环卫工人的作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

随即,大朗城管分局与市政维护承包方协调,将该路段路灯的亮灯时间调整为19:15到隔天早上5:45,并对该道路市政路灯进行了一次常规检查,确保路灯运行正常。来访男子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迅速登上同城热搜榜,获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转载。

多亮15分钟,为城市亮灯,为安全留灯!自开展党史教育学习以来,大朗城管队伍把学习成果转化到实践中,以人民为中心,高度重视群众的每一宗信访诉求。接下来,大朗城管将继续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使命,以绣花功夫为人民管理好城市,当好市民群众的城市“服务员”。

市工信局:连夜搜索取缔“黑广播” 保障老年人财产安全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工信局坚持以为群众办实事来体现学习成效,切实履行打击治理“黑广播”工作职责,及时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5月,市工信局接举报电话称,近两个月在大朗镇一直都收听到非法广播,误导老年人购买医疗药品。接诉后,市工信局立即安排技术人员通过大岭山分站、松山湖分站、石排分站对非法频率进行监测,并利用移动监测车前往现场进行监测排查,初步判断“黑广播”只在夜间播放。为精确定位、迅速取缔“黑广播”,市工信局技术人员连夜继续展开监测,初步锁定该非法频率在大朗镇某湿地公园附近。

经选取周边几座高楼进行侧向定位后,晚上十点左右,终于监测到信号来自大朗镇甬莞高速旁边一座小山上。技术人员手持监测设备上山,在克服夜间能见度差、山势险峻、山间动植物干扰的种种困难下,最终搜寻到“黑广播”架设在山坡的树上,几经波折终于将其成功取缔。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虎门分局:投入9000万提升农贸市场品质 惠及60万人

2021年,农贸市场品质提升和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工作纳入虎门镇重点民生实事。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虎门分局紧紧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完成6家农贸市场品质提升,创建4家“放心肉菜示范超市”,投入资金约9000万元,惠及群众约60万人,切实让市民群众在“菜篮子”里拎出了“安全感”和“幸福感”。

今年,虎门大市场总投资近4000万元,按照“规范型农贸+批发市场”标准进行建设,成功打造为首批市级示范市场。一楼主通道打造海鲜大道概念,增加特色海鲜的经营规模和形象推广,打造咸鱼和蔬菜一条街;二楼推出海味干货、渔网、腊味批发零售一条街,同时将本地驰名优质白沙腊味、油鸭等加以包装宣传推广,营造有内涵、有本土文化气息的市场购物环境。虎门大市场经验在全镇推广,引导各方积极参与农贸市场品质提升工作。

同时,该分局今年再创4家“放心肉菜示范超市”,通过在超市内设置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精品肉菜专区,积极推行“农超对接”“厂超挂钩”等采购模式,实行信息公示齐监督,建立自查自清工作机制等措施,严格落实超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高超市肉类、蔬菜等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食用农产品消费安全。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发“智能客服系统”  使咨询回复“秒到账”

“怎么查我的养老金有没有到账?”“办理的失业待遇什么时候能到账?”“工伤待遇到账了多少钱?”……不少东莞市民反映,社保待遇支付问题只能通过电话或社保经办窗口查询,电话咨询时经常会碰到占线情况,到社保经办窗口又要长距离奔波,市民希望能够及时了解自身社保待遇到账情况。

为切实解决群众咨询难问题,今年,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保基金中心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部署,开发上线“东莞社保智能客服系统”列入“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对“东莞社保”微信公众号原有的查询功能进行升级改造,开发上线“社保待遇随时查”功能,使参保人足不出户即可掌握养老待遇、失业待遇、工伤待遇以及社保关系转移业务的办理进度及待遇支付情况。

据介绍,参保人关注“东莞社保”微信公众号,点击主页面“社保服务”功能区,进入“社保待遇随时查”页面,授权登录后即可查询养老待遇、失业待遇、工伤待遇以及社保关系转移等8种业务类型39种待遇类别的办理进度及待遇支付发放情况。这大大缩短咨询处理时限,提高群众咨询的便利性和满意度。

系统正式上线运营后,通过多渠道媒体宣传和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引导,向群众全方位推广“智能客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值得一提的是,“智能客服”上线首月访问人次就达到了11.50万,群众提问25.50万次,日均提问0.85万次,问题解决率达93.66%。自4月份推出以来,访问人数达58.7万,提问次达137.1万,问题解答率高达96.5%。系统的成功运行,既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保咨询服务需要,又缩短了咨询处理时限,使咨询回复“秒到账”,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和点赞。

统筹:南都记者 韩成良

采写:南都记者 韩成良 田玲玲 黄芳芳 莫晓东

编辑:韩成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东莞市民点赞榜进入评审环节,各项大奖即将隆重揭晓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