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袁隆平院士追思会暨灵骨安放仪式”在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身在现场的袁隆平院士的学生告诉南都记者,大家都是十分悲痛,不时听见哭泣的声音。”南都此前报道,今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
正在现场的内蒙古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办公室主任、袁隆平院士的学生田鹏告诉南都记者,今日出席仪式的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罗锡文、邹学校、刘仲华、刘少军,以及袁老家人和生前的同事、学生等,“计划是三百人,实际来看远远不止,基本都是袁老生前的亲戚、朋友和相关合作单位。”
南都记者注意到,袁老大儿子袁定安怀抱父亲遗像,小儿子袁定阳手捧骨灰盒缓缓步入仪式现场。“大家都是十分悲痛,不时听见哭泣的声音。”田鹏说。
隆平水稻博物馆党组书记孙中华一早也赶到了现场。他向南都记者介绍,今日仪式将在上午12时结束,包括请灵仪式、追思仪式、送灵仪式和安放仪式。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袁老追思礼,展开对袁老的深情怀念,及近期科研成果进展的分享。
南都此前报道,今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
当时有消息称袁老灵骨将安葬于江西九江袁家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烛告诉记者,“还没有落实,家属想葬在长沙。”
袁老离去后,悼念鲜花装满32辆卡车,论文手稿被公布,生前遗物被捐出,各界对他的追思和缅怀从未停步。
袁老生前有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如今,小儿子袁定阳和众多学生继承遗志,在祖国大地上培育“耐热超级稻”“耐盐碱水稻”,频频传来测产捷讯,杂交水稻事业有望圆“梦”。
采写:南都记者 张林菲
编辑:张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