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南都讯 记者叶霖芳 深圳银保监日前连开4张罚单。根据深圳银保监局官网信息,某银行因理财非标融资投前调查不到位;贷款“三查”不到位,信贷资金被挪用,被深圳银保监局罚款230万元。同时,该行理财非标融资投前调查不到位的3位直接责任人员分别收到监管警告。
所谓非标融资,根据2013年3月出台的银监会8号文《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
官方信息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5.80万亿元。其中投向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3.75万亿元,占比13.08%。自资管新规出台,明确了对此类业务的坚决压缩和促进转型的导向后,理财非标融资占比有所下降。
目前,根据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公募资产管理产品除主要投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和上市交易的股票外,还可以适当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但应当符合《指导意见》关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
编辑: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