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这所深圳学校用“黑”科技改变课堂

南方都市报APP • 教育大件事
原创2021-11-19 20:37

为推进福田区AI赋能教学实验工作,探索教育信息化新模式,打造AI赋能教育新典范,11月18日,2021年福田区“AI赋能教学实验”展示交流研讨会小学分会场在福田小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技术融入教学、技术改变课堂、技术赋能‘双减’”。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李一鸣,广东省教科院STEM教育特约研究员辛海洋,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梁昊,课程与教学研究部部长张玉彬,福田教科院学科教研员,各中小学分管校长、信息主任、教科室主任、学科教研组长,以及AI赋能教学联盟实验学校项目负责人,AI赋能教学研究团队成员莅临出席本次活动

800x534_61971fb3959fb.jpg

微信图片_20211118161750.jpg


从教学环境、教学实践、教学科研及社会合作等方面寻求智能教育突破

会议由福田区教科院信息技术教研员林志春主任主持。会上播放了《福田AI赋能教学实验专题片》,专题片着重强调福田区在AI赋能教育方面要先行,倾力将福田建设成为AI赋能教育发展示范区。以“智能、个性、多彩”AI赋能教育理念,打造“本真、适才、普惠”的高品质教育。福田智能化教育体系从数字化、网络化,跃升发展到智慧化、智能化,不断推动AI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筑就“学有优教”高地。

800x534_61971fbf322b5.jpg

福田小学副校长刘全祥进行了《选择了AI就选择了AI代表的思维方式》经验分享,汇报了福田小学在AI赋能教学实验中的可能和可为。从教学环境、教学实践、教学科研及社会合作等方面寻求智能教育突破,以AI所代表的“互联互通-去中心-扁平化”的组织文化与思维方式激发出学校百花争艳、百舸争流的生动气象,探索出“共享共担,各有特色,彼此成就”的自下而上的学校发展范式。

微信图片_20211118161743.jpg


AI技术落地教学实践,多个学科均有生动应用场景

科学科组从学生的角度对AI赋能学习展开探索,胡志慧老师和尹傲老师以《AI环境下的科学学习》为题交流分享,将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转换为机遇,巧用“形色”“AR小学科学”等APP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物质科学、技术与工程4个领域。

800x568_61971fb462d3c.jpg

英语科组基于AI背景,借助微课的形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郑晴菊主任和王旭老师以《AI赋能,让英语学习动起来》为题进行经验分享,将制作微课的核心理念总结为三个“in”,即“interesting”趣味性,“interactive”互动性,“innovative”创造性。既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又帮助教师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极大地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800x534_61971fbebb2a2.jpg

薛芸老师示范了《轴对称再认识》的数学课例。这场别开生面的数学课以“轴对称王国”游戏展开,只要你在白板上画出一个图形,投影仪上马上出现一个轴对称图形,趣味横生。本课通过希沃白板、编程猫等AI技术,无形之中帮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原理,将孩子们的思维作品、练习现场投屏在屏幕上。孩子们饶有兴致地参与其中,整堂课充满了活力。

800x534_61971fb5d128c.jpg

王敏媛老师示范的《我们知道的动物》一课以教会机器人小爱同学识别动物名称和生命为目标,将人工智能识别功能贯穿其中,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及动物的关注和喜爱。学生用AR技术观察生动形象的动物,记录它们的形态特征,通过观察四种活的动物,记录它们的共同生命特征。

微信图片_20211118161702.jpg

人工智能技术围绕“以学生为中心”解构“教”和“育”。“教”之知识传授,“育”之素养培育。教是基础,育是提升;教是路径,育是目标。福田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抓住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发展的机遇,通过不断夯实硬件、软件、制度和队伍四大基础工程,形成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坚实基础,努力实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和不断更迭,强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打造福田区AI赋能教学联盟实验校标杆学校。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编辑:罗悦媛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周正阳9597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