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湾的五年:GDP增长66.7%,人均GDP超过16万元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珠海
原创2021-11-22 23:59

南都讯 11月22日上午,珠海市金湾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金湾区委副书记、代区长、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军作金湾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时。报告中提到,金湾区“十三五”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较“十二五”增长66.7%,年均增长7.8%。

800x534_619b4eea7c41f.jpg

金湾区委副书记、代区长、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军作政府工作报告。

亮点1:GDP总值达到700.4亿元

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0.4亿元,总量较“十二五”增长66.7%,年均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8.3%,总量在近五年均位列全市第一

常住人口由31.87万人增长到45万人左右,年均增长7.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6万元,位居全市前列。

亮点2:一系列首创、首推、首设落地

2021年1月,金湾区与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一体化运作,区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

建成全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营商环境分析系统、在全市率先开展“区长质量奖”评比、在珠海首推工业企业用地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在全市率先启动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设立全市首个减税降费辅导专区、在全市首创工程项目审批“8·4·3”模式、“标准地”改革、“代办员”制度……一系列首创、首推、首设在金湾区持续落地,发展活力加速释放。

亮点3: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5个

生物医药、高端打印设备、新材料、新能源4大千亿级产业集群雏形初现,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优势凸显,智能制造、清洁能源、现代港口物流等产业加快发展。金湾全区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5个,总投资近1300亿元,实现“引进一个、带来一批、辐射一片”的连锁效应。高新技术企业从86家增加到452家,增幅近4.5倍。

800x450_619b4ee74d7f0.jpg

11月22日上午,珠海市金湾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现场。

亮点4:“有区无城”的历史面貌彻底改变

航空新城、平沙新城拔地而起,市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金山公园、金湾情侣路等综合景观带成为网红打卡点,区档案馆等文化设施成为全市公共文化新地标,金湾华发商都建成开业;一批联通金湾的大型路桥工程相继建成通车;完成省级“三旧”改造项目42个;建成公共租赁和人才住房1264套。金湾“有区无城”的历史面貌彻底改变。

亮点5:两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2019年全省各县(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排名第二。获评“中国黄立鱼之乡”“中国桂虾之乡”,“金湾黄立鱼”被纳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名录。三板村、沙脊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亮点6:民生支出超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七成

累计民生社会事业支出278.74亿元,超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七成;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和中小学26所,新增学位1.4万个;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等一批优质医疗资源投入使用;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40个、长者饭堂40个。

亮点7:三大底线守住守牢

东西部扶贫协作深入推进,2016-2020年对口帮扶阳江、茂名扶贫资金2.4亿元,22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成全省首个区县级综合应急指挥平台——金湾区综合指挥中心。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全面达标。全区空气优良率较“十二五”提升29个百分点。

亮点8:建成国家和省民主法治示范村14个

讲政治抓政治贯穿于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建成区融媒体中心,在全市各区率先实现新闻发布会常态化。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建成国家和省民主法治示范村14个。完成各级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598件,办复率100%。

采写:南都记者李洁琼

编辑:李洁琼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