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 夏嘉雯 11月23日,赛迪顾问发布《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2021)》。在榜单前十名中,来自广东的城区占7名,广州天河区、白云区均上榜。其中,天河位列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2021)榜单首位。
记者从天河区获悉,今年以来,天河区新增企业13.3万户,占全市35.1%,登记注册企业46.1万户,占全市26.2%,均位居全市首位,成为华南乃至全国青睐的投资创业热土。
实现与60多个地区政务服务“跨域通办”
智慧高效的政务服务对激活城区发展动能、培育城区投资竞争力意义重大。围绕“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优服务”,天河区在 “提速”的基础上,着重于在“提质”上下功夫,优化服务对象的办事体验。
天河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卡位”注册和企业住所登记改革、率先试点税务智能导办预约,在全市领先实现“一枚公章管审批”,区级政务服务事项100%可网办、100%可预约、100%可自助办理,打造10分钟政务圈。截至目前,60多个省内外地区与天河实现政务服务“跨域通办”,360多项政务服务可以实现手机端办理,惠企政策实现“一键申报、集成服务”,形成优质便捷、智慧高效政务服务的样板示范。
重点人才提供“上管老下管小”全方位服务
围绕人才、资本、知识产权等市场要素,天河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培植养育沃土,促进企业茁壮成长。
在打造人才高地方面,天河区出台了重点人才激励办法,为重点人才提供“上管老下管小”全方位服务。据统计,天河区集聚院士54人,21家企业建有院士、博士后、博士科研工作站,拥有各产业领域专业人才30万人。
天河中央商务区集聚全市70%的金融机构资源。通过“天河金融”投融资对接工作机制,天河区为企业提供投融资对接渠道和多样化金融服务,累计培育境内外上市企业60多家,充实92家进入拟上市企业库。
以知识产权强区工程为抓手,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生态体系等样本示范,促进知识产权创新发展。今年以来,天河区带动发明专利5182项,商标有效注册量429275件,数量都高居全市之首。
与此同时,天河区强化司法服务保障,构建高效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率先启用“天和”在线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对接工作室、人民调解委员会、工商联、版权局、律师事务所等30多个机构,创新社会化有偿调解对接机制,实现当事人“足不出户”化解纠纷样本示范。
深度衔接国际先进营商规则
天河区是广州的科创强区。截至目前,天河区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总数达225家,国家级孵化载体32家,省级28家,今年新增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4个,在全国各区(县)排名第一。至今已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378家、“独角兽”和“未来独角兽”企业26家,数量居全市第一。
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高标准运营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积极探索高校—服务机构知识产权联合运营商业化模型,加速推进知识产权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车间”,在重点领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家,完成技术合同登记1721项,交易金额达10.87亿元;以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形式转化专利43件,累计转化金额达3356万元,形成了知识产权集聚示范。
此外,天河区以天河中央商务区为示范,深度衔接国际先进营商规则。建立总部企业服务中心,推动认定总部企业167家,打造成为总部经济发展高地样本。率先引进实施与国际接轨的楼宇服务管理制度,打造了一批年税收超亿元、超10亿元的高端商务楼宇。推动天河中央商务区纳入自贸区联动发展,由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升级为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打造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平台。
编辑:夏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