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语言暴力,网络空间也要注重性别平等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评论
原创2021-11-28 09:12

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也是我国《反家暴法》实施后的第五个反家暴日。联合国妇女署发起“反暴力十六日”行动,号召人们采取行动消除性别暴力,提高人们对于女性的尊重,传递支持与温暖。

与身体暴力相比,基于性别的日常语言暴力伤害性也不小。“快40了还没嫁出去,多失败”……近几天,一条短片刷屏社交平台。这份最新推出的《反社交语言暴力指南》,列举了那些体现性别刻板印象的语言:“女孩不要太强势,男人不会喜欢的”“女人过了25岁就走下坡路了,你都30了还挑什么挑?”“男孩子要阳刚起来,不要像个女孩子一样做事情”……

微信图片_20211127221912.jpg

资料图

说这些语言“隐含”性别歧视是因为:与人们平时遇到的那些经常以女性为指称对象的“三字经”“国骂”相比,这些说法不那么粗鄙、直露,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极其普遍,大家耳熟能详,不假思索张口即来。

未经训练和审视,不一定能够警觉这些词句中蕴含的性别歧视和伤害力道。女人25岁“走下坡路”,26岁成“剩女”,把女性的人生价值等同于嫁人生子(女)。事业上的成功无法成就一个女人,家庭事业无法“一肩挑”不能成全一个“完整”的女人,这些观念在我们的社会中何其普遍。把女性的人生角色和抱负,紧缩于家庭和私人领域,这是封建时代、前现代社会的思想遗存。

语言为什么重要?因为人们透过语言思考,或者说,人们通过语言认识世界,语言这一工具本身塑造了我们的认知、思维和价值观,在性别的问题上尤其如此。在语言的浸染和熏陶下,我们对文化中的男尊女卑观念习以为常。举个例子,汉语形容伟大人物,说英“雄”而不说英“雌”。那么这个词,实质上默认为男性专指(否则也不会有“女英雄”的说法)。又比如,“上阵父子兵”——这个时代,那么多女性在国防战线作出杰出贡献,可是在许多场合使用的语言中依然没有她们的位置。

这么说,好像有点动辄得咎、矫枉过正。我也不是要做词语警察——唯有意识到在语言中张口即错的“事实”,我们才能逐步克服性别盲区,培养语言敏感,反思人际交流时,我们可能给别人带来的压力甚至伤害。

性别歧视的受害者,并不总是女性,男性也可能成为言语攻击的对象。娘娘腔、太阴柔、不够man(男性化)……这样的说法很常见。而实际上,从传统上说,中国人对于“阳刚气质”的认知,是内外兼修、文武双全,并不以外在的性别气质来评价一位男性是否有“男人样”,符合社会对于男性的标准。许多外表阴柔的男人,自有战场上的骁勇,事业中的承担,家庭里的关爱。此外,男性也会遭遇家暴、受到职场性侵害性骚扰。因此,在我国相关法律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中性语言,比如用“配偶”来代替“妇女”。消除言语中的性别歧视,男性也会是受益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空间常常成为语言暴力的发源、中转和集散地。稍不留神,什么主播被骂哭、女孩遭网暴,屡见不鲜。网络的便利性,第一次让相隔千里的陌生人之间恶语相向成为可能,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而屏幕上的形象,让出口伤人者感觉不到对方是一个活生生、有温度的生命,有尊严有人权,那种打一枪就跑的网络留言方式,也让我们意识不到随便一句话对另外一个人带来多大压力。由此,应该欢迎更多类似《反社交语言暴力指南》的出现,性别平等也应该贯彻到网络构筑的人际虚拟世界。 □麦嘈

编辑:何起良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何起良4.78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