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乒乓球世界冠军梁丽珍主题展厅,广州天水堂博物馆开馆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1-11-30 21:05

随着广州籍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赢得2121休斯敦世乒赛男单冠军,中国健儿获得夺取本届世乒赛4枚金牌的佳绩。而同一天在广州,广州本土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梁丽珍生前有关乒乓球主题的300多件珍贵藏品,也有了新“家”展出——2021年11月30日,广州赵氏天水堂博物馆在广州花都区狮岭镇隆重开馆,为广州的民间博物馆又增添了一股有生力量。该馆的最大特色就是,设立乒乓球世界冠军梁丽珍主题展厅,展示了梁丽珍生平和体育生涯300多件珍贵藏品,让人永远铭记这位广州体育前辈的光荣风范。

800x600_61a618f3bb8a8.jpg

广州天水堂博物馆正式揭牌开馆

800x600_61a618f2f307b.jpg

来宾们参观梁丽珍乒乓球主题珍藏展

天水堂博物馆最初成立于 2013 年,是设立在广州白云区景泰花园的一家私人博物馆,2018年7月份迁往花都区狮岭镇龙泉西路4号,2020年获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批准定名全称为广州市赵氏天水堂博物馆,2021年获得通过各项验收并获颁博物馆牌照。博物馆主要举办人、广源物业集团董事长赵庆如从20世纪80年代起涉足多个门类的收藏。目前,天水堂博物馆占地面积1619平方米,建筑面积2168平方米,近三年来投资已超1000万元。

位于博物馆一、二两层的梁丽珍体育展厅收藏和展出体育主题展品 346 件,包括多件与世界乒乓球冠军梁丽珍生平相关的珍贵藏品,其中冠军奖杯9个;世乒赛冠军、亚军、季军奖牌53 面;还有上千人次的世界冠军亲笔签名、题词等;从第一届奥运会至北京奥运会各届奥运会的会徽及纪念章等一批展品。

800x1067_61a619820d5b3.jpg

上世纪六十年代梁丽珍和容国团共同使用过的乒乓球拍

800x1067_61a619824e71a.jpg

天水堂梁丽珍珍藏展品之一的世乒赛男单冠军奖杯圣·博莱德杯

800x1067_61a619811d371.jpg

多位世界乒乓球界名人的签名和题词

梁丽珍(1945-2017),广州人,中国著名乒乓球前辈之一。1957年加入广州市青少年体校,1960年入选国家乒乓球集训队。1965年,经过容国团等名师的指导,在第28届世乒赛上,年仅20岁的梁丽珍代表中国队首夺女子团体冠军考比伦杯。“梁丽珍”的名字响彻广州,她成为广州第一个土生土长的世界冠军。

800x600_61a61a659ff6a.jpg

梁丽珍体育主题展厅

800x1067_61a61a665a87e.jpg

展品之一的奥运会与世乒赛奖牌

天水球拍2.jpg

名人签赠梁丽珍的乒乓球球拍

梁丽珍退役后还担任过广东省体委副主任等职。她很早就开始收藏有关乒乓球的文献、器材、奖杯、奖牌等,收藏到的数百件藏品记录了中国乒乓球发展和对外交往的辉煌历程。梁丽珍曾多次将这批藏品在全国巡展,反响热烈。直到2013年,为了给这批藏品一个好的归宿,已经入住养老院的梁丽珍将300多件珍贵藏品全部托付给了新建立的天水堂博物馆。而今,随着广州赵氏天水堂博物馆的正式开馆,梁丽珍珍藏也与公众见面了,观众从中可一睹“国球”崛起的风采,并通过实物缅怀梁丽珍这位广州国手为中国乒乓球事业作出的贡献。

800x478_61a61d16db491.jpg

天水堂博物馆内景

800x600_61a61d184b447.jpg

天水堂博物馆收藏展出的巨型深海生物化石海百合

正式开馆的天水堂博物馆展出的主要内容有梁丽珍体育主题展厅外,还设有史前化石展厅和历史文物展厅等。史前展厅部分展藏了化石类文物近百件,最引人注目的是已由广东省国土资源厅专家鉴定为二级文物的深海生物化石海百合,长4.2米,高1.26米,重达一吨多。历史文物展厅展藏文物包括珍罕古钱币、甲骨文、从战国到清代的各类陶器和瓷器等,另专设了一个宋代文化与赵氏名人录的展墙与宋代文物展。

广州市赵氏天水堂博物馆地址位于广州花都区狮岭镇龙泉西路4号,目前每周免费对公众开放6天,逢星期五闭馆。(南都记者  刘晨)

编辑:刘晨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