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吉野家门店用无标识腌料被立案,有门店营业额降三分之一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1-12-02 18:54

12月2日,南都深圳大件事走访了深圳部分吉野家门店,有门店工作人员表示受安徽吉野家被爆使用发臭肉沫事件影响,营业额降低了三分之一。此前,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报,对深圳34家吉野家进行检查,暂未发现门店使用发臭肉沫、过期白菜、菠菜和麻婆豆腐及食用油等食品安全违规行为,但有2家门店涉嫌有其他违规违法行为。

800x450_61a8813871001.jpg



深圳2家吉野家门店涉嫌违法违规

使用无标签标识腌料,未及时更换食用油

11月30日晚,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有关吉野家疑似使用发臭肉沫的检查情况通报”。通报显示,执法人员对深圳34家吉野家门店的食品原材料、经营资质、功能布局、设备设施、人员健康卫生等进行了详细检查。经检查,暂未发现门店使用发臭肉沫、过期白菜、菠菜和麻婆豆腐及食用油等食品安全违规行为。

检查中发现,有10家吉野家门店存在厨房地面积油积水、三防设施不全、半成品标签标识不全等问题。其中,5家门店的违规情形轻微,已责令现场完成整改;3家门店存在未按法规要求储存食品、建立台账等问题,已现场开具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

另有2家门店涉嫌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其中一家门店涉嫌使用无标签标识的炸鸡腌料,已立案调查;另一家门店用于油炸的食用油涉嫌未按法规要求及时更换,待食用油检测结果出炉后,将确定是否立案调查。


实地走访

深圳有门店受影响营业额降三分之一

12月2日,南都深圳大件事走访了深圳的部分吉野家门店。从环境来看,走访的吉野家门店较为整洁,操作台未见明显脏污,有门店工作人员告诉南都深圳大件事,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检查过。并表示,公司内部的卫生管理部门也会不定时到门店进行突击检查。

800x600_61a8810544076.jpg

800x600_61a88104cfd73.jpg


安徽吉野家事件对深圳吉野家的营业额是否产生了影响?

位于上梅林的吉野家为专做外卖的门店,门店工作人员告诉南都深圳大件事,受此前安徽吉野家事件影响,其昨日(12月1日)营业额比平时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该工作人员表示,新闻里涉及的吉野家运营主体和深圳吉野家没有多大关系,但由于为同一品牌,还是难免受到影响。

本次涉事的安徽吉野家门店,存在的问题是食品安全和卫生意识匮乏。对于餐饮行业而言,食品安全与卫生问题是“生命线”。深圳上梅林吉野家门店人员表示,卫生方面,门店基本上是三天一小清、五天一大清;在食品原材料的管控上,一般来说油的更换频率是三天一换,如果出现使用后油发黑等情况,会提前报废;对于其他原材料,也严格按照保质期使用,未用完会进行报废,对于提前发生变质的原材料也会作提前报废处理。

深圳吉野家小程序显示,深圳吉野家的运营主体是深圳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为553万美元。公司法定代表人奥河健一,亦是吉野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同时任涉事门店所属公司吉野家(安徽)餐饮有限公司的董事。


事件回溯

有自媒体爆安徽一吉野家门店使用发臭肉沫

11月29日,自媒体“内幕纠察局”发布视频,称暗访安徽一吉野家门店后发现,使用中的大白菜和菠菜已过期,用于制作麻婆豆腐的肉沫已经变臭发酸。油类没有检测标准,旧油添加新油继续使用,油质严重发黑。除此之外,暗访人员还发现,在后厨工作中,沾到垃圾桶的量杯被拿来乘牛肉汤,工作人员在制作火锅时未戴手套就拿起食材。

同日,吉野家在其官方微博回应称,吉野家在中国市场分属不同的运营公司,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内蒙古及东北三省的吉野家由合兴餐饮集团运营。此次视频中的吉野家餐厅并不在合兴运营范围内。目前,其已安排主要领导牵头成立自查工作组,即日起,在合兴运营的吉野家餐厅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11月30日,吉野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其官网发布致歉声明称,已对吉野家(安徽)餐饮有限公司涉事门店(已停业整顿)成立了紧急品质管理专项组进行调查,同时开展吉野家各家门店的品质检查。目前对吉野家(安徽)餐饮有限公司涉事门店(已停业整顿)成立了紧急品质管理专项组进行调查,同时开展吉野家各家门店的品质检查。


撰文:南都深圳大件事智库研究员 郑少纯

编辑:刘嘉仪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