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见习记者郭若梅 发自北京 针对减刑、假释案件办理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法问题,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召开了记者会,发布《关于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最高检第五检察厅副厅长刘福谦在会上介绍,检方充分运用巡回检察力量集中、方式灵活等制度优势,发现并纠正了一些违规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以下简称“减假暂”)问题。
南都记者关注到,近年来,有个别服刑人员通过多次假立功改判、减刑,最终提前刑满释放的事件被曝光,在“减假暂”中,暂予监外执行中的保外就医尤为受到社会关注。
刘福谦在会上表示,检察机关将按照《意见》要求,认真开展全程同步监督。对刑罚执行机关的计分考核、减刑假释案件提请活动,以及审判机关的审理和裁判活动全流程同步监督,通过列席监狱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出席法院开庭审理发表检察意见等,紧盯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罪犯,及时发现纠正违规违法问题。
据刘福谦介绍,巡回检察是发现问题的有效途径。检察机关充分运用巡回检察力量集中、方式灵活等制度优势,发现并纠正了一些违规违法“减假暂”问题。同时,充分发挥派驻检察优势,深度接触在押人员和干警,全面掌握监狱犯情狱情,及时受理罪犯控告举报等,为办理“减假暂”案件时准确提出检察意见打好基础。通过做深做实巡回检察和派驻检察,充分发挥“巡”的优势和“驻”的便利,纠正违规违法“减假暂”。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