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月娥:今年开始,港深合作升为最高层次

南方都市报APP • 粤港澳大湾区
原创2021-12-14 03:37

12月10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香港新坐标:大湾区机遇与角色”高峰论坛并发言,爆出香港融入大湾区建设的大量最新“情报”。

林郑月娥将香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态度、精神和如何进取、怎样部署,视之为“内功”。而做好内功的第一点,是重回“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

林郑月娥具体介绍了“四新”精神和“四通”策略。“四新”精神指空间拓新、观念更新、政策创新、机制革新。“四通”策略指基建连通、政策贯通、机制互通和民心相通。林郑月娥表示,“四新”精神和“四通”策略并不局限于北部都会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它适用于日后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合作。

640.jpeg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香港新坐标:大湾区机遇与角色”高峰论坛并发言。来源:香港特区政府粤港澳大湾区速递

1/

北部都会区规划应创新政策

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

香港的面积仅有1100平方公里,林郑月娥认为,如果仅将目光局限在香港本地,恐怕大失良机。10月6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这是首份超越香港和深圳行政界线的规划。

“在深圳河以北的布局究竟是怎样?哪里是福田区?哪里是莲塘的地域?最好就是交代它的铁路、城际交通是如何铺排,让我们规划我们的铁路时都能够连接到。”

林郑月娥指出,除了现有的港珠澳大桥为港车北上试点外,在莲塘/香园围口岸也会有港车北上。今年12月,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也表示,目前正与广东省政府落实“港珠澳大桥港车北上不设配额计划”的实施细节,并同意将该计划延伸至莲塘/香园围口岸。

在产业与土地规划方面,林郑月娥则认为,现有的政府土地规划用途难以支持先进制造业。在新田科技城卖地或批地时,需要考虑清楚究竟想吸引什么产业落户香港。

2/

今年开始

港深合作升为最高层次

林郑月娥指出,港深合作的层次一向不算很高,并非粤港合作的层次,以往行政长官并不出席深港合作会议。

但在今年开始,在深圳巿领导同意下,港深合作升格为最高层次,由深圳巿委书记和行政长官共同主持港深合作,并在港深合作下成立19个工作专班。

“在工作层面,即working level会互换微信,有什么提问或通报,请发个微信信息,我们便会知道并作出回应。我看到很多局长很多时候也微信给其对口单位的同事。”

在深港基础设施联通方面,林郑月娥建议,在落马洲河套区东面设置一个新口岸——福邻小口岸,两地科研人员使用一张卡便可往返。根据香港《信报》,今年10月,林郑月娥在出席“2021粤港澳大湾区高峰论坛”时表示,自己曾到福邻现场视察,“可以一跳就能到对岸”。

在深港的服务合作方面,林郑月娥指出,香港人口老龄化增加了香港的服务压力,但在一河之隔的深圳,有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兴建中的中文大学教学医院,还有香港发展商投资的医院,以及在大湾区发展医疗产业的香港集团。特区政府可应用这些机构,来满足香港居民的医疗服务。

3/

支持设立大湾区专员

专门负责大湾区事项

在“机制革新”方面,林郑月娥非常支持设立大湾区专员,专门负责大湾区事项。“这个人未必有全部的答案或提供所有意见,但起码他不敢推卸。社会要跟他接触,去了解究竟如何去进行这些事。”

2020年,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中提出,由香港机场管理局以市场化规则入股珠海机场。今年10月,林郑月娥在发表2021施政报告时进一步指出,希望港珠两地共同打造一个高端航空产业群。

“我们现正与广东省商讨,其中包括关于飞机零部件配送,希望日后飞机内部很多配件可利用香港的设计制造、飞机维修,以至飞行人员的培训,这些全部也是通过基建的连通,由无到有出现的新机遇。”

2022年2月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颁布三周年。林郑月娥还预告,香港将举办一个大型的纪念规划纲要颁布三周年的研讨会,“我已经发信予广东省和澳门,邀请他们积极与我们一同举办这个大型的研讨会。”

出品:南都大湾区工作室

采写:见习记者 王诗琪

编辑:王诗琪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