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在京参加录制冬奥推广曲的台湾青年:感受到团结的力量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1-12-22 11:20

近日,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北京市台办组织部分在京台胞参与录制了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推广歌曲《一起向未来》。他们用这种特别的方式表达了对北京冬奥的期盼和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愿景。“我们欢迎台湾同胞参与北京冬奥会相关活动,希望两岸同胞相约北京,共享冬奥的激情与快乐。”

近日,南都、N视频记者对话了参加此次录制的台湾青年杨品骅。他表示,“很荣幸能参与到冬奥会的宣传推广工作中,希望两岸同胞都能通过这样的活动了解到冰雪运动的魅力。”

来自台湾花莲吉安乡娜荳兰部落的杨品骅在大陆生活了14年,在大陆创业这几年,他不但坚持歌唱事业,与大陆的少数民族音乐家合作,还在北京的胡同里开了大陆第一家台湾少数民族音乐餐饮酒吧。杨品骅说,“希望两岸少数民族的音乐爱好者,都能通过我们的主题酒吧,把中国的民族音乐传承下去。”

微信图片_20211217101946.jpg

【对话杨品骅】

南都:参加《一起向未来》的录制,你有什么感受?

杨品骅:12月9日,我和一些在京的台青在北京阿里山广场的小火车前完成了《一起向未来》的录制。之前我们彩排了大概一周的时间,分集合排练和个人排练,最终的拍摄只用了一个上午就完成了。

微信图片_20211217102000.jpg

参与拍摄的有一些正在创业的台青、台商代表、台湾学生等,年龄跨度很大,除了我是一名歌手之外,还有另外一位台湾演员也参与了录制。通过简单的舞蹈动作和活泼的推广曲,大家积极参与到冬奥的宣传中,让我觉得我们不仅仅只是观众,还能作为一名冬奥宣传者传递来自台湾的正能量。

拍摄那天北京很冷,但我们还是感觉非常高兴,可以看到我们的笑容都是非常灿烂的,我能感受到一种团结的力量,来自两岸的同胞可以一起为冬奥的到来做准备。

南都:你对《一起向未来》这首歌有怎样的感触和理解?

杨品骅:这首歌曲叫《一起向未来》,我本身从事演艺工作,也在北京创业很多年,所以对于未来是有许多憧憬和期待的。

一起录制歌曲的台胞们年龄跨度比较大,不同年龄段的人可能对于未来的定义都不太一样,但这首歌充满活泼的气息,所以配合一些舞蹈动作,大家都能感受到冬奥的气氛。对冬奥会,我们也都十分期待。此外,这首歌简单大方,利于传播推广,我相信它可以像之前的《北京欢迎你》一样,在大街小巷传唱。

南都:你对北京冬奥会有哪些期待?

杨品骅:对于我们现在身处北京的人来讲,可以近距离了解,包括参观赛道、去现场观看比赛等。 据我了解,我身边很多台湾青年都加入到冬奥会志愿者的行列中了。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更加直观了解冰雪运动的魅力。

我期待通过电视和网络,能够看到更多关于运动体育方面的文艺作品,收看高清的赛事转播画面,也希望体育场馆开放后,可以去参观留念。

南都: 你在大陆生活了多久?能否介绍下你的经历?

杨品骅:我在大陆生活了14年,一直都在从事歌曲演唱、创作等相关工作。因为演出的关系,我去过68个城市。我的家乡属于台湾的少数民族部落,现在,我在北京胡同里开了一家台湾少数民族音乐餐饮酒吧。北京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也是我选择留下的重要原因。

微信图片_20211217101930.jpg

我想把台湾的文化带到大陆来,包括具有台湾部落特色的高山茶、咖啡等产品。我的餐饮酒吧也会提供固定的演出,希望两岸少数民族音乐爱好者,都能在我们的主题酒吧发光发热,把中国的民族音乐传承下去,把更多主流的音乐形态与民族音乐融合,让更多人欣赏到多元的音乐文化。

南都:你和大陆少数民族音乐人合作有什么感受?

杨品骅:之前我有去到内蒙古,并创作了《亲爱的乌兰察布》等歌曲。我的作品里融入了蒙古族的唱腔、乐器等元素,也包含了台湾少数民族阿美人的音乐理念。我能感受到少数民族不同文化间相通的感情,希望我们能用音乐把中国故事串联起来。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杨苓妍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台海播报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