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进校园,写作有妙招。近日,深圳首届十佳文学园丁、深圳市阅读推广人、深圳红学会发起人之一的黄琬雅走进华新小学,为该校绿韵文学社的小社员们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汉服诗经课程。
黄琬雅一出场便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她身着汉服,纠正同学们对汉服的一些错误认识,原来汉服既有“宽袍大袖”,也有“窄袖轻盈”,既有“色彩丰富”,也有“清丽淡雅”。据更黄琬雅介绍,汉服有非常严格的形制,交领右衽,圆袖完满,蓄含着“天圆地方”的秘码;中缝垂带,人道正直,提醒我们做人当抬头挺胸,堂堂正正。一套服装,蓄含了古人对自然的认识并与之和谐共处的观念。
轻松愉快地汉服知识讲解过后,正式进入《诗经》学习。《诗经》难吗?黄琬雅抛出的这个小问题引起同学们众说纷纭。黄琬雅以《王风•采葛》为例,让同学们体会到《诗经》既难又不难。“不难是因为这首诗简单,同学们不到三分钟就背下全诗,而说难,是因为诗里蕴藏了许多内涵,葛、萧、艾这三种植物不仅有它最适合的生长时长与季节,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解读,它还有更深层的寓意,此诗包含了古代女子的‘淑女之仪’,是妥妥的贤妻良母的形象。”
趁热打铁,在同学们领会到《王风•采葛》的历史背景,一节创意写作课悄然登场。黄琬雅先给同学们展分享了自己和家人一起做艾粄的文章,启发大家一起动笔,写出“记忆中有哪些节日是全家人一起做好吃的”。许多同学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作品,并上台展示。
“‘有银色鱼、有红色虾、有青色菜、有黄色瓜……’陈裕文对食物颜色的描写给人印下极深的印象,既有画面感,语言还很有节奏感。高凯文描写的油饼上有‘油星子还在跳跃’,极其生动,还会运用母亲与舅舅被吸引过来作为则面描写,用以衬托炸油饼时的香,最后还用一句‘这就有点扫兴了’的仿写,丰富又可爱。”黄琬雅对同学们课堂上即兴写作进行一一点评,并鼓励大家多写多练,发现生活的美好。文艺进校园把文艺像种子一样种在孩子们的心里,将来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长期以来,福田区坚持开展阅读推广进校园活动,旨在通过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积极营造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
文 朱晓芳
编辑:罗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