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2021年广州旅游产业整体保持恢复性增长,截至2021年10月,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次、旅游业总收入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同比增速”。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1世界旅游城市蓝皮书》显示,广州入选“世界游客最向往的中国城市”榜单第3名。广州旅游产业凭什么可以保持恢复性增长?
营造现代化旅游营商环境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表示,首先是高标规划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2021年,该局制定出台了《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广州市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广州构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文件,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助力社会经济发展转型。
在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方面也多方面走在前列。提高行业治理服务水平,印发实施广州市地方标准《旅行社服务质量争议处理准则》《广州市民宿开办指引》等政策文件,推动成立珠三角旅行社行业组织诚信经营联盟。
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推广应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实现旅游行政审批、备案等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和全流程网办。推进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优化提升各游客服务中心管理,完成175块广州市旅游文化特色村标识标牌的规划建设。
广州市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21年发放1.25亿元
其次是支持了旅游企业平稳有序发展。设立广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广州文旅特色品牌等进行奖励扶持,2021年已发放专项扶持资金1.25亿元。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支持旅行社发展的文件精神,今年为旅行社办理暂退质保金2.28亿元。
把握大湾区发展契机,打造区域旅游品牌
2021年,广州市持续把握大湾区发展契机,启动了“粤港澳大湾区街舞潮流文化中心”,还联合市教育局择优选出15个首批港澳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并授牌,推进穗港澳青少年的互动交流。
花都区旅游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探索推动花都、清远清城先行先试,发挥广清城际、广州东环城际交通优势,设计推出两地连游、互游精品线路,联合打造研学旅行线路,推动完善旅游交通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旅游全域发展,旅游业态多元并进
2021年,广州加快了全域旅游发展步伐,卓有成效地推进以亲近自然、绿色生态、观光休闲、红色研学等为特征的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珠江游等旅游业态。
继番禺区正式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之后,从化、增城、越秀、海珠、天河5区陆续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广州市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广州“红色广州·革命之城”精品线路串起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展现了广州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等国家四部门联合推出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编制发布《广州红色旅游导游词》《学百年党史 游千年广州——广州百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集锦》,策划举办红色少年说、红色快闪秀等广州红色旅游季系列活动,推出“云游广州红地标”,组织发放1万余册广州红色旅游印记小红书。
记者了解到,当前,广州已有4个(莲麻村、南平村、西和村、大岭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1条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8个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7个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点,30条乡村旅游黄金线路。此外,2021年,增城区正果镇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镇,从化慢享康养休闲游入选国家“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
今年,广州文化广电旅游局还深入挖掘、整合珠江文化旅游资源。初步形成《珠江沿岸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梳理广州珠江沿岸发展相关资料和历程,调查并分析珠江沿岸文化和旅游资源,为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提出指引性方向。打造番禺莲花山之旅航线、广州塔-白鹅潭“西关风情线”日游航线等6条主题珠江日游线路,并结合建党百年主题,策划推出“广州红”主题游船。根据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的《国际都市游船活力指数报告(2021)》,广州国际都市游船活力指数位列全国第一、全球第二。
今年,广州新认定了100家非遗传承基地,涉及粤剧、岭南古琴艺术、广绣、广彩、咏春拳、洪拳、广东音乐、粤语讲古等5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涵盖了非遗名录全部十大门类。传承基地的发展,将推动非遗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跨界融合,打造文旅消费亮点
据悉,今年广州成立了广州市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认定)委员会,组建文旅行业专家库。支持广州塔等重点景区积极打造5A景区,推动完成对南丰朗豪酒店、W 酒店新申报五星级旅游饭店的省、市初评。目前,全市4A级以上高品质旅游景区30家,四星级以上旅游饭店50家。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通过深化旅游与夜间休闲、智慧科技、非遗文化等融合发展,孵化出内涵丰富、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与产品,打造多个文旅消费新场景。
2021年,广州北京路、正佳广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获评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试点,成为目前广东唯一、国家七个试点单位之一。西关永庆坊旅游区成功创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促进产品价值转化,支持引导文旅企业自主开展文创产品的孵化研发,“七溪地”三合一香器荣获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2021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银奖。
统筹开展2021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聚焦“新业态、新消费、新文旅”“数字科技赋能湾区文旅融合”等主题,促成重大项目签约13个、投融资项目10个、招商项目15个,签约总额达1016亿元。成功举办第29届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凸显线上线下融合、沉浸式体验场景等新特点,持续提升广州国际影响力,共吸引了104家展商参加展会,涵盖17家境外旅游部门。
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
通讯员、供图:穗文广旅宣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com
编辑: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