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岭南画派名家研讨会举行,黎明黄咏贤拟捐千幅高剑父手稿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转载2022-01-03 10:24

1921年,岭南画派开山鼻祖高剑父在广州成立“春睡画院”,至2021年刚好100年。当年提出“折衷中外、融汇古今”的革命性主张,如今已被中国画坛广泛接受。香港岭南画派一直处于中外艺术的交融中心,面对民族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又有什么新的主张呢?日前,《艺术香港》杂志在香港举办了“香港岭南画派名家研讨会”,主题为“香港岭南画派的新主张”,这是继2021年10月4日“香港岭南画派名家茶话会”之后与香港岭南画派有关的又一艺术活动。

微信图片_20220103104403.jpg

“香港岭南画派名家研讨会”现场。

据介绍,92岁高寿的黎明先生,是香港唯一健在的岭南画派第二代传人,在夫人黄咏贤的陪同下参加研讨会。与会的代表还包括何百里、卢清远、何洵瑶、司徒乃钟、江玉庭(林湖奎代表)、萧燕屏(伍月柳代表)、徐传鑫、赵令彬、罗志强、庄志岗、黎铸英、蔡雄、李盛强、赵玉华、杨建祥以及几十位闻讯前来的岭南画派同仁。

呼吁建立一个岭南画派的研究机构

研讨会上,大家各抒己见。率先发言的黎明先生的夫人黄咏贤表示,他们收藏了高剑父1200多件手稿和作品,希望捐给香港的美术馆,让这些文物和艺术品在香港有个安身之处,并呼吁建立一个岭南画派的研究机构,让岭南画派后人的优秀作品有机会展示和收藏于美术馆。黄咏贤的话博得在场的热烈掌声。随后,庄志岗先生主张要重视香港艺术史的研究,填补空白。黎铸英先生则建议画派组织与政府沟通,香港必须成立一家有规模的美术学院,必须有更大规模的美术馆。

笔墨当随时代 ,“承前启后,勿离国粹”

在谈到画派的创新问题时,何百里先生认为香港岭南画派在技法上的创新和实践已经足够,主张未来应侧重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创新。卢清远先生则强调岭南画派的创新必须在传承中国画的基础上,中国画是底线。

那么,香港岭南画派在新时代提出了什么新主张?何洵瑶女士提出了“承前启后,勿离国粹”的主张。她认为,在“启后”时,奠定基础为岭南画派所含的国粹文化:形、神、线条、意境、雅淡。赵令彬先生认为岭南画派原有主张中的“折衷”不妥,提出“以我为主,有机结合”的主张,其缜密的思维方式获得与会者的高度赞同。罗志强先生则引用石涛“笔墨当随时代”的主张,认为岭南画派的创新必须紧跟时代的科技和文化发展,拓开视野。

最后,艺术评论家徐传鑫对岭南画派各位名家的见解作出点评和总结,并建议岭南画派的画家们拓宽入画题材。

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陈悦 通讯员 黄咏贤

编辑:周佩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