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以来,哈萨克斯坦因液化天然气价格上涨等原因引发大规模抗议活动,多地抗议示威逐渐演变成暴力骚乱,蔓延至该国首都努尔苏丹。当地时间1月5日,随着该国总统托卡耶夫签署总统令,宣布哈萨克斯坦全境进入紧急状态,哈萨克斯坦民众的平静生活就此被打破。
“网络中断了大概20个小时。我们现在在家里通过电视、网络了解最新情况。情况不稳定,居民都选择待在家中。”生活在努尔苏丹的青年耶尔达纳向南都、N视频记者介绍道。刚刚从哈萨克斯坦离开的中国公民李女士也向南都记者表示,1月5日早晨至今,她就和居住在哈萨克斯坦南部城市塔拉兹的公公和婆婆失去了联系。
据阿拉木图平暴指挥部发布的消息,截至当地时间1月6日,阿拉木图市的暴乱中,已有13名执法人员死亡,另有353名执法人员受伤。针对此次动荡,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哈萨克斯坦邻国先后发声,表示愿意提供援助,协助稳定当地局势。
1月6日,哈萨克斯坦一辆被焚毁的车。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动荡:千余名抗议者冲击政府,哈全境互联网信号中断
“前几天还是一片欢乐气氛,目前却处于失联状态,电话完全打不通。”1月6日下午,中国公民李女士向南都记者表示。
李女士和丈夫常驻在迪拜,前几天在哈萨克斯坦度过了圣诞节和新年。当地时间1月4日20时左右,她们从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登机回到迪拜,4个小时航程过后,阿拉木图就开始了暴乱。“幸好机票买得及时,不然我们就要滞留了。”
李女士告诉南都记者,她的公公和婆婆都是哈萨克斯坦人,住在南部城市塔拉兹。当地时间1月5日早上,她的丈夫曾与他们通话,之后至今,他们就失去了联系。
1月1日起,液化天然气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哈萨克斯坦部分地区接连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据多家外媒报道,1月5日下午,1000余名抗议者开始冲击阿拉木图市政府。警方采用声光弹等驱散抗议者,在抗议者冲击下,阿拉木图市政府和检察院均出现火情。
Netblocks监测系统显示,哈萨克斯坦全境的互联网通信在5日都出现了中断的状态,另有多家媒体报道,当地的电话通信也大面积被切断。阿拉木图的国际机场也传出被40余名反政府人员控制的消息。
“我们没有网络。”居住在阿拉木图的毛女士,在南都记者多次发送微信信息后,简短回复道。当地时间1月6日0时许,毛女士告诉南都记者,她正在大超市“蹭网”,出了超市之后就没有网了。此后,毛女士未再回复信息。
随着事态逐渐严峻,当地时间1月5日,总统托卡耶夫接受了政府递交的辞呈,原政府第一副总理斯迈洛夫出任临时总理。当晚,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签署总统令,宣布哈萨克斯坦全境进入紧急状态。据阿拉木图平暴指挥部发布的消息,截至当地时间1月6日,阿拉木图市的暴乱中,已有13名执法人员死亡,另有353名执法人员受伤。
1月6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中)在努尔苏丹出席安全会议。新华社发
1月6日零时起,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的网络电信开始恢复工作。根据运营商和地区不同,全市网络电信正逐步恢复运营。此外,阿拉木图市副市长巴巴库马洛夫表示,阿拉木图国际机场已经被政府重新控制并开始正常运转。
1月6日,生活在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的青年耶尔达纳告诉南都记者,目前他所在的地区网络已经恢复。“网络中断了大概20个小时。我们现在在家里通过电视、网络了解最新情况。情况不稳定,居民都选择待在家中。”
背后:液化气价格上涨引发民怨,抗议者与政府观念不一
“油价上涨是发生暴乱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耶尔达纳向南都记者介绍。
据了解,1月1日,哈萨克斯坦曼格斯套州液化天然气价格由每升60坚戈(约合人民币0.88元)提高到120坚戈(约合人民币1.47元到1.68元)。价格上涨引发当地民众不满,1月2日,位于哈萨克斯坦西部的曼吉斯套州民众开始举行集会游行,要求政府调价,有示威者称,当地70%到90%的车辆使用液化石油气。
对此,该国总统托卡耶夫指示成立政府特别调查委员会,就价格上涨事件展开调查。1月3日,曼格斯套州政府首次让步,宣布液化气新价格定在每升85至90坚戈(约合人民币1.24至1.32元),但未获民众认可。1月3日开始,很多社交媒体账号发布鼓动民众上街游行的信息,持续给政府施压。
1月4日,为缓解民怨,哈政府作出更大让步,表示将液化气价格降至每升50坚戈(约合人民币0.73元)。同日晚间,总统托卡耶夫发表视频讲话,呼吁国民“不要轻信那些来自内部或外部势力的鼓动,不要让集会升级。”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王晋向南都记者分析,此次哈萨克斯坦抗议的爆发点,是该国西部的扎瑙津工业区,这里的石油产业原本有大量的工人。哈萨克斯坦的经济严重依赖能源出口,所以能源收入的减少导致哈国政府需要节省开支。哈国政府选择减少或取消对该国国内能源的补贴,使得民众的用能价格上涨。由于冬天有取暖的需要,民众对能源价格非常敏感,液化气价格上升成了此次大规模抗议的诱因。
但油价上涨并非民众抗议唯一的原因。耶尔达纳告诉南都记者,“还有部分原因是抗议者和政府有不同的政治、经济观念。”许多上街游行的民众,除了抗议液化气价格上升外,还向施压政府提高国民待遇、惩处贪腐官员。这场以液化气涨价为引子的抗议活动,逐渐升级成为带有更多社会经济、政治诉求的请愿。
耶尔达纳表示,2020年底,他在英国完成研究生学业后回到家乡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受疫情影响很大,很多公司经济不景气,工作比想象中难找。”于是,他不得不离开家乡,来到首都努尔苏丹。“然而,稳定的工作生活才刚刚开始,国内就发生了动乱。”
据悉,自2019年3月以来,哈新老政权交接已逾两年半。新政府上台后,疫情肆虐、经济下行、民生交困。王晋分析称,近年来,随着资源枯竭、国际石油价格下降,扎瑙津的能源产业收益降低,产生了大量失业人员。几年前,扎瑙津也暴发过抗议活动,这里属于哈国内的一个“病根”。
态势:白宫否认系幕后黑手,集安组织向哈派维和部队
南都记者注意到,自当地时间1月5日,哈萨克斯坦总统宣布哈萨克斯坦全境进入紧急状态后,多方相继做出表态。
1月5日下午,中国驻哈萨克斯坦使领馆提醒在哈中国公民遵守驻在国法律规定,增强防范意识,减少不必要外出,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如遇紧急情况及时报警,并与驻哈使领馆联系。6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哈互为全面战略伙伴。中方认为,哈方当前发生的事情是哈内政,相信哈当局能够妥善解决问题。
哈萨克斯坦邻国吉尔吉斯斯坦发声,称愿意提供援助。据俄罗斯卫星网6日报道,吉尔吉斯斯坦外交部表示,吉尔吉斯斯坦过去和现在一直都会在哈萨克斯坦兄弟身旁,随时准备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支持和援助,“就像我们两国人民合作关系史上一直存在的那样” 。
当地时间1月6日,俄罗斯总统官网公布了现任集安组织安全理事会主席、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关于集安组织决定向哈萨克斯坦派出维和部队的声明。此前,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电视讲话中表示,哈萨克斯坦已经向集安条约组织请求帮助维护国内安全局势。
1月6日,俄罗斯维和部队的车辆在莫斯科附近登上一架军机,准备飞往哈萨克斯坦。新华社/美联
南都记者了解到,集安组织即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立于2002年5月,由1992年签署的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演变而来,目前有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六个成员国。
“俄罗斯采取了比较果断的行动。哈萨克斯坦政府受到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帮助,无疑会让俄罗斯势力在该国进一步扩大。”王晋说。
另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5日报道,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否认美国政府是此次暴力抗议活动的幕后黑手,并声称是不具名的“俄罗斯人”错误地指责华盛顿引发了骚乱。普萨基表示,白宫正在密切关注哈萨克斯坦境内发生的抗议活动,并呼吁各方保持冷静。
王晋向南都记者表示,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立场上可能会同情或倾向于抗议者。此前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全国讲话中也指出,示威活动背后有外来者进行密谋策划,所以西方国家有可能牵扯到这次抗议活动中。
王晋指出,美国和西方国家目前倾向于认定此次骚乱是哈萨克斯坦的内部问题,而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政府则描述成是外部势力运作的危机,但总的来说内外部因素都有。这两种立场反复拉扯会让此次危机更加复杂化。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吴佳灵 杨苓妍 周斐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哈萨克斯坦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