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胜:全力为惠州打造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提供司法保障

南方都市报APP • 惠州大件事
原创2022-01-11 12:43

南都讯  1月11日,在惠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朱可胜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

微信图片_20220111114828.jpg

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朱可胜

朱可胜提出,未来五年,全市法院以更高起点、更高标准为惠州市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力争在两到三年内使惠州市法院的整体工作进入全省法院前列,努力把惠州市法院打造成为党委放心、人民群众满意、司法水平卓越的新时代人民法院。

过去五年(成绩单)            

全市法院五年审结案件499186件

朱可胜介绍,五年来,惠州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518617件,审结499186件,与上五年相比(以下简称“同比”)分别增长129.46%和135.42%。

2021年,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137211件,办结118071件,法官人均结案409.97件,分别比2017年上升60.25%、66.03%和56.81%,均创历史新高。

全市法院在案件年均增长23.07%的情况下,办案质效持续向好,一审判决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从2017年的4.43%下降至3.5%;民事一审服判息诉率提升至84.2%。

20个案件入选全国、全省法院典型案例

过去五年,全市法院有20个案件入选全国、全省法院典型案例,其中林某侵害商业秘密案入选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某公司土地规划行政纠纷案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纠纷典型案例;惠州某成等四公司合并重整案入选《广东省破产审判白皮书》;张某等22人劳动合同纠纷案入选广东省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典型案例。

多项指标大幅跃升至全省前列

惠州法院成为全国第三家、全省唯一的“双重领导”执行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改革后多项指标大幅跃升至全省前列,在全省法院执行工作专项考核中排名全省第二。

院庭领导办案的改革经验入选《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推进审判制约监督体系建设改革经验得到最高人民法院肯定,为全国、全省法院提供示范样本。

102名个人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

朱可胜介绍,五年来,惠州全市法院 共有36个集体、102名个人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涌现出全国优秀法院大亚湾区法院,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市中院民一庭,全国法院先进个人朱莉娜、于勇军,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黄植忠、“最美基层法官”钟素文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查处违纪违法干警77人

五年来,惠州全市法院持续正风肃纪,动真碰硬整治顽瘴痼疾,刀刃向内清除害群之马,选树典型弘扬英模精神,有力推动教育整顿走深走实,切实教育引导广大干警筑牢政治忠诚。坚持零容忍态度惩治司法腐败,查处违纪违法干警77人,以有力震慑引导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审结各类刑事案件38831件

朱可胜介绍,五年来,全市法院受理各类刑事案件39575件,审结38831件,同比分别上升42.04%和41.56%,判处罪犯38942人,依法审结了“e速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等一批重大案件。

严惩贪污腐败犯罪,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498件,公开审理叶胜坤、蔡河水贪污受贿案等一批职务犯罪案件,彰显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的决心。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对具有自首、立功等情节的6251人适用缓刑等非监禁刑,圆满完成特赦案件审理任务。

审结涉黑恶案件115件917人

全市法院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持“打伞破网”“打财断血”,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审结涉黑恶案件115件917人,涉黑案件重刑率63.5%。

成功审结张伟良、严少亮、宏军挺等一批中央、省督办大要案;审结公职人员涉黑恶保护伞案件7件,结案率100%;执结涉黑恶案件财产17.6亿元,执行到位率100%,全面落实“案件清结”“黑财清底”。针对行业管理漏洞和社会治理短板发出司法建议98件,推动扫黑除恶长效常治。

审结涉疫案件662件

全市法院服务打赢疫情防控战,开通涉疫案件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从严从快打击抗拒疫情防控、制假造假、哄抬物价等违法犯罪行为,审结涉疫案件662件,坚决保障防疫秩序。

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221981件

五年来,全市法院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221981件,同比上升123.94%,解决诉讼标的额1502.99亿元。其中,审结线上消费、信用卡消费、物业纠纷、在线教育等案件23339件,服务消费新业态;妥善审结金融、网络、房地产等涉众型案件48662件,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培育高质量市场供给体系;加大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力度,审结一批环境污染、破坏生态案件,依法守护绿水青山。

出清国有“僵尸企业”713家

五年来,全市法院审结破产类案件2115件,出清国有“僵尸企业”713家,促成惠州市惠隆集团公司、惠州市发展总公司等一批企业重整成功。

成立知识产权仲恺巡回审判庭,加大对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4227件,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和典型案例,全方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审结行政案件12548件

五年来,全市法院审结行政案件12548件,同比上升129.35%。审结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案件6421件,依法保障惠州市产业园区、“路桥”交通等市政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坚持府院良性互动,大力推进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积极开展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促进政府转变职能、优化服务。

执结执行案件179766件

五年来,全市法院积极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持续加大执行攻坚力度,执结执行案件179766件,为当事人实现债权720.8亿元,同比分别上升248%和165%。

常态化开展“南粤执行风暴”专项活动,加大重点案件执行力度,执结涉民生、拖欠中小企业债务、涉农合机构改革等案件9877件。开展长期滞留执行款专项整治,2021年共发放执行款41927笔、43.51亿元,线下滞留款全部清理完毕。

发放救助金2068.21万元

落实司法救助政策,为困难群众减缓免交诉讼费3011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2068.21万元。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出并完成惠民事项208项,有力解决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打造智慧便民诉讼服务平台

打造智慧便民的诉讼服务中心、移动微法院,搭建集约高效的纠纷调解、委托鉴定、送达、律师服务等平台,为诉讼参与人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

全面推广网上立案、网上申请保全、线上庭审、电子送达等无接触式诉讼服务,推进跨域立案全覆盖,诉讼事项“家里办”“掌上办”全覆盖。

全面接受各界监督

朱可胜介绍,全市法院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五年来先后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司法体制改革、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基本解决执行难”、审判权运行监督等工作情况,办结代表、委员建议提案336件。

进一步加强代表、委员联络工作,以手机报的形式定期报送工作动态,积极开展联络座谈、邀请代表委员视察法院、见证执行等活动共计261场(次),主动走访代表、委员422次。

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五年来共审结抗诉案件137件,办理检察建议376件。加强与媒体互动交流,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两微一网”发布工作动态6533条。

今后五年(新思路)

全力为惠州打造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朱可胜介绍,今后五年全市法院总体工作思路是锚定“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总目标,紧扣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以强化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为支撑,推进审判执行、深化改革、司法为民实现新提升,推动惠州市法院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以更高起点、更高标准为惠州市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微信图片_20220111114838.jpg

大会现场

力争在两到三年内使惠州市法院的整体工作进入全省法院前列,努力把惠州市法院打造成为党委放心、人民群众满意、司法水平卓越的新时代人民法院。

2022年,全市法院将重点抓好六项工作:一是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二是坚持以风险防范为重心,维护安全稳定大局; 三是坚持以服务大局为核心,提升司法保障水平;四是坚持以司法为民为方向,拓宽惠民便民路径;五是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促进司法公正高效;六是坚持以固本强基为导向,全力建设过硬队伍。

采写:南都记者 郭秋成

摄影:南都记者 蔡雯 杨振华 张嘉培 王诗媛

编辑:郭秋成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2022年惠州市两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