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守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五年来侦破3.3万余起案件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2-01-14 19:01

南都讯 记者蒋小天 发自北京 近年来,各类传统犯罪加速向互联网蔓延,网络犯罪已成为危害我国数据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的重大风险之一。1月14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净网2021”专项行动工作成效。

据悉,这已是连续第四年开展净网行动。发布会披露,去年全国公安机关重点针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黑客攻击破坏、非法制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等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开展攻坚,共计侦办相关案件6.2万余起,同比增长10.7%;抓获犯罪嫌疑人10.3万余名,行政处罚违法互联网企业、单位2.7万余家。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推动网络互联互通、汇聚融合的同时,也加大信息泄露的风险。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政委孙劲峰在发布会上介绍,去年,全国公安机关聚焦网上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新动向,紧盯“暗网”内的隐秘犯罪,全力开展侦查攻坚,共侦办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98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万余名。

因受高额利益驱使,一些人员通过智能化、隐蔽式实施攻击活动,窃取数据牟利,威胁企业、个人数据安全,甚至威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为保护个人信息保障数据安全,孙劲峰介绍,去年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惩治黑客攻击犯罪,共抓获实施黑客攻击活动及为其提供工具、洗钱等服务的人员3309名,铲除制售木马病毒、开发攻击软件平台团伙341个。

另据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二级巡视员孔长青介绍,近年来,公安机关高度重视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针对非法采集、提供、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等行为,自2016年以来,公安部连续六年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已侦破相关案件3.3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6万余名。

尤其是针对公众反映强烈的APP超范围采集公民个人信息乱象,公安部会同多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强化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数据安全保护。2020年2月,公安部曾联合17家部委专门建立“打击危害公民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违法犯罪”长效机制。

他表示,由于网络黑市中公民个人信息既往存量大、犯罪滋生土壤仍然存在。下一步,针对此类犯罪特点,公安机关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刑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打击危害公民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违法犯罪”长效机制,坚持打击和防范并重,持续高压严打犯罪,做好源头防控,减少违法犯罪发生,守护公众个人信息安全。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