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调大数据里的中国父亲与平凡人生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2-01-21 11:40

1月19日,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69场新闻发布会通报,朝阳区新增一例核酸检测阳性者岳某,经进一步检查和专家会诊,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据报道,该山东籍确诊者主要从事装修材料搬运工作,为寻子来到北京。流调数据显示,1月1日以来,他已辗转北京20多地打工,曾经一天在6个不同地点工作。

针对不断发酵的流调确诊者打工寻子事件,山东荣成市、威海市警方回应称,已关注到相关报道,将核实调查情况,山东省公安厅表示高度关注此事,正督促威海市公安局加快核查。

0120精算狮_画板 1 副本 2.jpg

流调大数据里的中国父亲

疫情防控大数据流调背后,有一名寻子两年半的父亲。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统计,2022年1月1日至1月18日,18天内,他辗转酒店、剧院工地、垃圾站、平房料厂、沙石料厂、工业区、购物中心等地工作,无固定工作地点,累计辗转32次,时常工作到深夜,深夜累计工作时长至少达39个小时,其中单日深夜工作最长达5个半小时,曾经一天在6个不同地点工作。

据悉,该无症状感染者本在山东威海捕鱼船做船员,因儿子失踪来北京寻子,家庭收入微薄,在北京期间,主要通过微信招工群接零工,从事建筑垃圾搬运工作,因白天货车进城限制,他通常在深夜进城,黎明时返回住所。

流调信息显示,2022年1月17日早上,他曾到邮政局邮寄信件。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该信件为上访信。其自述,大儿子本在山东某食品厂工作。2020年8月12日由食品厂主任送到汽车站后失踪,他在当地派出所报警,警方拒绝定位手机和调监控,三个月后才立案,后来又辗转威海市公安局、荣成市公安局、山东省公安厅,均未得到令人满意的处理。

据其自述,他已辗转天津,河南安阳,河北衡水,山东泰安、威海、济南、乳山等地寻子,由于儿子曾在北京东五环做过帮厨,所以他到北京打零工,期间在不同餐馆打听儿子下落。2021年10月12日,他接到通知去荣成市第二医院认尸,觉得不是其儿子,要求化验遭拒,“这个死尸刚被发现的时候,我就问过派出所,他们说不是我的儿子。我一上访,他们为了结案,就说是我的儿子。”

目前,针对不断发酵的流调确诊者打工寻子事件,山东荣成市、威海市警方回应称,已关注到相关报道,将核实调查情况,山东省公安厅表示高度关注此事,正督促威海市公安局加快核查。

流调背后平凡人的真实速写

疫情防控期间,流调数据的收集、使用、共享是手段,是考验,同时还成了城市角落的镜子。部分共鸣者将此次北京通报的流调轨迹称为“最艰难的流调”,疫情以来,公开流调轨迹折射了不少城市无名者的真实人生。

例如,2020年底,北京疫情。一名来自外地的40岁网约车司机确诊,流调信息显示,确诊前,他多数在6点出车,一直开到深夜23点,日常工作时间达17个小时。

2020年底,北京疫情。一名32岁的电动车技术公司员工确诊,流调信息显示,确诊前,她白天在公司上班之外,夜晚22点至凌晨2点还在快递大件中转场兼职,其丈夫同样如此。

2021年中,南京疫情。一名在机场从事客舱保洁工作的45岁女性确诊,流调信息显示,确诊前,她的日常是早晨7点骑电动车接送孩子上培训班,后前往机场工作至夜晚23点,有时工作至次日凌晨4点。

2021年底,绍兴疫情。一名52岁的出租车司机确诊,流调信息显示,确诊前,他多数在6点出车,一直开到次日凌晨2点,与此同时身兼数职,在小区卸货、配送物资,周末还作为志愿者参与社区人员管控。

流调作为疫情防控的手段,对于追踪溯源、及时切断感染源、研判疫情态势等具有重要作用。据悉,流调人员借助信息化手段,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与大数据比对核实,不论是中国还是欧美相关法律规定,在疫情防控前对于个人数据隐私保护都进行了适度克减。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高富平等学者指出,在关于个人信息的利益识别问题上有三种利益,包括信息主体的人格尊严与自由利益,信息使用者的利用和流通利益,社会公共秩序维护的公共利益。个人疫情信息既关乎个人尊严与自由,也关乎社会利益和国家安全。

具体而言,流调和追踪中的确诊或疑似患者拥有隐私权、人格权,相关部门和机构拥有信息使用权,社会公众有知情权,行政机关有公开和发布个人疫情信息的权力。面对数据隐私保护问题,其指出,收集个人数据应遵守必要性原则,在全面衡量公益和私益的基础上选择对人损害相对最小的方式,提升法益平衡的价值理性。

针对前述北京通报的流调信息,部分共鸣者将其称为“最艰难的流调”,而确诊者表示:“我也不觉得自己可怜。我只是好好干活,我不偷不抢,靠自己的力气,靠自己的双手,挣点钱,挣了钱找孩子。就是为了生活,为了照顾这个家。”有评论者指出,除了当事人面对苦难的态度,此次事件特殊之处在于,既让失踪者亲属“求告有门”,也让社会福利与社会治理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采集分析:林芯芯

制图:欧阳静

数据来源:各地疫情防控流调报告、媒体报道等

编辑:林芯芯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