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博物馆奇妙,让数字赋能,市政协委员支招广州文化升级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2-01-24 23:19
微信图片_20220121173836.jpg

南都讯 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广州市委员会副主委、天河区政协副主席岳朝阳提议,要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市政协委员、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长林冠男带来了大力发展广州文博创意产业的相关提案。

成立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

广州游戏独大,音乐未形成聚集,动漫低迷。岳朝阳表示,从2019年全国主要城市的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的经营状况分析发现,广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的营收规模、产业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规模化程度、劳动生产率五大核心指标均落后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大部分指标甚至落后于成都和天津。

此外,数字文化产品缺少核心分发渠道、产业政策欠缺精准和全面、企业综合运营成本较高和文化产业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岳朝阳提议创新“链长制”工作推进体系,打造产业链协同发展生态体系。在他看来,以广州现有的文化产业基础,在 “链长制”工作机制的推进下,经过10年的布局和发展,广州有望形成以数字文化实现流量增值变现的文化产业和信息软件融合发展的世界级典范生态。

同时,要大力培育广州本土的数字文化流量平台,并加强数字内容创意的扶持引导。如鼓励网络游戏企业基于游戏IP衍生需要投资、创作动漫、音乐、影视产品,实现对业态的反哺;加大对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等平台的原创自制音乐、网络影视项目的扶持。

他还提议,要进一步完善数字文化产业管理机制和扶持政策。借鉴上海经验,成立“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 “领导小组”),专责扶持文化创意产业链发展。领导小组将定期对重大项目制定项目管理日志,实时跟进企业、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企业反馈问题的解决进度。

让文物活起来是博物馆的“分内事”

2021年9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 “鼓励先行先试,推进博物馆发展理念、技术、手段、业态创新,破除现有体制机制束缚,释放发展活力”,为推动博物馆文创工作指明了方向。

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长林冠男发现,据国家文物局2019年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广州地区博物馆总数58家,其中国有博物馆44家;广州市藏品总数为1601120件 (套),珍贵文物数量总数为39059件 (套),均为全省首位,广州文博系统文创产业空间巨大。但与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行业引领者相比,整个广东省文博系统的文创市场规模与经济效益在全国行业中占比太小。

林冠男表示,南越王博物院和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作为国家和广东省的文创试点单位,近年来利用自身优势,积极进行文创产品开发探索并初显成效。如果全市44家国有博物馆全面铺开文创产品开发,将会带来广州博物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提升,潜力巨大。

因此,他提议,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以及各文化文物单位,进一步解放思想,使单一由财政投入的国有文博部门产生经济效益。通过探索并完善切实可行的博物馆文创工作机制,可盘活大量文化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新生活的期待、扩内需促消费,极大地促进广州的文化遗产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和经营”已纳入国家的博物馆定级评估体系,博物馆要充分认识到文创工作的开展是加强文化传播,让文物活起来的有效手段,是博物馆的“分内事”。对此,他提出,要主动在加强研究的前提下,深入发掘博物馆文创的特色、提升品位、扩大其外延。如: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方兴未艾的博物馆研学旅游、教育体验、文化展览活动等等都可以纳入文创的范畴。

除此之外,他提议政策松绑,制订和出台博物馆文创经营活动政策文件,确保文创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要出台相关配套措施。统筹协调纪检监察、财政、发改、人社、文广旅等相关职能和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

统筹:南都记者 夏嘉雯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刘安琪 实习生陈曼榆 杨林莹 温文熹 肖怡然

编辑:刘安琪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