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都市报、N视频联合广东正和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共同启动“最美金融消保人”风采展示活动,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现广东金融业最写实的消保形象,挖掘金融机构消保工作岗位的暖人案例和感人事迹。
在监管部门、行业组织、金融机构多方合力下,广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消费者金融素养相较以往有大幅提升。
其中,面对“黑产”恶意投诉、“代理退保”等保险业新型骗局,广东保险业又是如何应对的?取得哪些成效呢?
“协会通过强化行业自律、防范行业风险、加强行业联动等多项举措,抓关键,强联动,凝心聚力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在联手打击“黑产”恶意投诉、保护保险客户敏感信息安全等工作上取得积极成效。”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对南都记者如此总结去年的工作成效。
加强客户敏感信息安全管理
联手打击“黑产”恶意投诉
去年,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加强联动、凝聚合力,联手打击“黑产”恶意投诉,取得不错的成绩。
据介绍,围绕广东银保监局打击“黑产”的十项工作部署,广东省保协拟定《2021年持续推进“黑产”恶意投诉治理工作实施安排表》,明确了十个方面共42项具体工作,并协同公司有序推进。
同时,组织3次打击“黑产”恶意投诉专项工作小组会议,讨论“黑产”发展态势及应对举措;组织典型公司交流销售人员管理经验,分享对风险人群实施全险种双录做法,分享打击“黑产”的典型案例;定期收集公司开展打击恶意投诉举报工作情况以及恶意投诉举报“黑产”的最新动态,印发1期《打击恶意投诉举报违法违规行为案例汇编》和9期《打击恶意投诉举报专项工作简报》。
此外,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印发《广东人身保险客户敏感信息保护工作指引》,指导公司加强客户敏感信息安全管理,补齐客户信息保护制度短板;持续组织公司开展客户敏感信息安全风险排查和整改,并对43家公司组织互查,对存在问题的公司发送限时整改函。
“该项工作的持续开展,对切断“恶意”投诉举报的“内联结”,促成电销渠道“黑产”恶意投诉举报案件有效下降起到积极作用。”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推进特殊人员风险防范工作
同时,为避免离职保险销售人员使用虚假纸质执业证带来的相关风险隐患,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去年,广东保险业在全国率先组织全省61家主体在省政府政务服务平台“粤省事”全面上线电子执业证。
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倡导诚信执业理念,加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广东保险业还组织开展了全省人身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诚信执业承诺书”签署活动。截至2021年底,共有27万人身保险销售人员完成“诚信执业承诺书”签署,签署率为87%。
风险排查方面,广东省保协全年共组织44次两核信息排查,协助公司做好特殊人员的风险防范工作,积极妥善处理各类咨询、投诉和风险排查工作;针对不良人员冒用协会名义诱骗客户的现象,在“广东保险”官微上发布《郑重声明》,提醒消费者加强风险防范,避免发生行业舆情声誉风险事件。
据悉,下一阶段,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将在广东银保监局的指导下,推进好“关键人员”和“关键信息”的管控工作,构建并落实好“诚信执业承诺书”签署的长效机制,持续落实好客户敏感安全保护,加强“黑产”新动向监测,持续深入开展打击“黑产”恶意投诉,进一步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
采写:南都记者 许爽
编辑:许爽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 | 聚焦“最美金融消保人”风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