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2021年11月,白云区民政局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首度提出要设立村社集体经济帮扶补助基金,聚力社会救助与乡村振兴战略高效衔接,提升村社帮扶服务能力。南都记者2月7日获悉,目前,全区已正式启动2022年度村社集体经济帮扶补助基金的筹集工作,已募集基金超500万元。
据悉,白云区共有118条行政村和48个经济联社,今年累计需要募集村社集体经济帮扶补助基金约3000多万元。“3000多万元这个数目是根据上一年度白云区财政兜底保障救助资金的标准估算出来的。”白云区民政局社会事务和救助科有关负责人表示。
自今年1月起,白云区民政局每月下发审核认定的兜底群众名单和补贴标准到镇街,由镇街组织村(联社)核对确认集体成员身份,建档立卡,由村(联社)根据经核对确认的兜底群众名单和补贴标准测算全年应支出补助金总额。目前,全区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共有2238户3405人完成了建档立卡和专项帮扶资金账户的设立,实现建档立卡100%全覆盖。
全区村社集体经济组织设立帮扶补助基金,实现建档立卡100%全覆盖
此外,《实施意见》明确,各村社每年需按上一年度集体经济年总收入5%以内计提困难群众补助金,对本村社的低保低收、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贫困重度残疾人等兜底保障困难群众,按现行白云区财政兜底保障救助资金的标准进行1:1补助。计提资金转入各村(联社)的资金专户统一管理,足额发放困难补助后,可用于其他集体福利事业。
上述负责人介绍,“从今年1月起,全区各镇街正式启动2022年度村社集体经济补助基金的筹集工作,目前已筹集了500多万元,并完成第一次补助基金的帮扶,累计发放各类物资、支付困难群基本生活所需共30.33万元。”他还表示,若年总收入计提不足以完成1:1补助的集体经济组织,则在乡村振兴民生实事多方筹集机制的社会筹集资金中予以优先保障,补足差额,确保困难群众补助到位。
记者了解到,村社集体经济帮扶补助基金主要用于各村社困难群众慰问、医疗支出等,白云区民政局将协调社工站社工,发动志愿者通过发放基本生活物资、购物卡(券)、报销生活必需开支发票等方式,让帮扶资金为群众解决生活中最实际的困难,补充分层分类政府兜底的社会救助体系,为困难家庭进一步织密“帮扶网”,筑牢夯实民生底线。
采写:南都记者 刘安琪 通讯员 肖惠津 赖一晖 陈玉倩
图片来源:通讯员供图
编辑:刘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