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南都记者获悉,“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时代楷模”黄文秀的父亲黄忠杰于2月24日晚在广西百色的家中病逝,享年72岁。去年2月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他曾代替因公殉职的女儿受奖,默默拭泪的画面感动了无数人。25日下午,黄文秀的导师郝海燕告诉南都记者,老人身患重疾,经历过几次大手术,却婉拒了人们的善款,表示“应该留给更需要的人”,文秀生前深受他的言传身教。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的父亲黄忠杰替女儿戴上了大红花,并洒下泪水。 新华社图
郝海燕对南都记者回忆,自己与文秀的父亲黄忠杰第一次见面,是2019年6月22日,作为黄文秀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导师,赴广西百色出席学生的告别仪式。追悼会后,她走进了黄文秀父母的居所,才得知这位得意门生成长在百色市田阳县的贫困农家,一路受资助读到了硕士学位,其父黄忠杰当时已经查出了肝癌,母亲也患有疾病,文秀还在时就是一边操持着百坭村的脱贫工作,一边照顾着老家的双亲,为了赶时间,暴雨时也独自驾车走山路来回。
得知黄文秀家中的情况,北师大校方和校友组织的代表曾送去善款,没想到被文秀的父亲黄忠杰婉拒。郝海燕记得,当时这位朴实的老人真诚地说:“我们看病是有多少钱看多少病,没有什么欠款,不用这个钱。还是留给更需要的人……”一听说郝海燕是小女儿的导师,他的神情中满是尊敬。直到文秀走后好几年,黄家人还在给郝海燕寄送农产品。
去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替女儿戴上大红花的黄忠杰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念女儿的名字时,不禁以掌覆面,眼中泛起泪水,这个镜头曾触动了无数网友。当晚,南都记者曾通过电话与这位老人交谈,刚刚从北京回到广西的黄忠杰回忆说:“听到文秀的名字时,感觉身上的骨肉都被震动了。”那是一种他从未有过的震撼。回想起小女儿文秀从一棵幼苗成长起来,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了自己的光和热,他从心底感到欣慰和骄傲。
整整一年过去,黄忠杰病逝后的2月25日下午,郝海燕在南都记者的采访中感慨,这个消息对她来说也非常突然,“因为平时接触的时候,总觉得他的气色还可以,也一直在接受治疗。”原本她还计划春天再去广西探望。
黄文秀(左)与她的硕士生导师郝海燕。
回忆起这位70多岁的老者,郝海燕觉得他是一位“三观极正,境界很高”的人,总以国家、集体为先;尽管是农民,却能写一手好字,多才多艺,“他的很多做法和想法,肯定都对文秀影响非常大,就是一种言传身教;遇到大的事情,文秀跟她父亲也是商量得多,我记得他当时给文秀说,‘农村的事情不好做,但是你要回来,你要做。’”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