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被称为中国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的“三驾马车”,这些指导文件和法律法规不仅有助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高质量融合发展,还提升了企业数据合规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
然而,近年来相关法规、文件及行业标准层出不穷,处于立法活跃期的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领域存在监管主体不明确,企业和个人难以准确把握相关要求的落实,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与响应等问题。
2022年全国两会在即,全国政协委员、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大进建议,设立综合咨询指导窗口及投诉举报渠道,切实解答企业及个人在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方面的实际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大进
提案阐述道,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当前采取的“多头共管”机制对于全方位落实监管职有积极作用,但一定程度上造成部门间权责边界模糊,企业及个人乃至监管部门无法明确对应责任主体,直接影响到合规工作的落地和执行,对维权主体的积极性造成打击,不利于进一步促进数据流动。
为此,李大进建议设立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指导窗口,负责接受投诉举报,解答企业、个人及专业服务机构在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方面的实际问题。对于涉及不同主管部门的咨询内容,窗口应该具备能力进行内部的资源共享、协调统合,通过统一窗口给出权威答复。
李大进还在提案中建议,加强职责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在形成监管合力的同时,明晰各部门在网络安全及数据保护领域的监管重点和边界,促进部门间的资源共享与协作,逐步健全跨部门的综合监管制度。
据他观察,个人信息主体投诉无门、投诉后受侵害行为仍继续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李大进建议尽快设置公开的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渠道,明确投诉举报方式,公示处理结果。这样能够帮助监管部门广泛掌握实际情况,提高监管工作效率。
采写:实习生姬涵雅 南都记者黄慧诗
编辑:蒋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2全国两会个人信息保护报道集
聚焦2022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