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以上人群是带状疱疹高危人群,专家呼吁要有防范意识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2-03-03 23:51

2月28日至3月6日是全球首个带状疱疹关注周。带状疱疹民间俗称“缠腰龙”,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往往引发长期剧烈疼痛,可能还会导致药物依赖、抑郁甚至自杀。但是,大众尤其是中老年人对于带状疱疹的关注度并不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普及带状疱疹的疾病信息与预防理念十分必要。

中老年人是带状疱疹高发群体

3月1日,以“医防融合助力健康老龄化”为主题的带状疱疹关注周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办,来自皮肤科、老年医学等多学科的临床专家及疾病预防领域代表出席。带状疱疹关注周由国际老龄联合会联合葛兰素史克(GSK) 共同发起,并在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相关活动,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带状疱疹,鼓励及早预防,降低发病率,为促进全人类健康共同努力。

800x533_622048f9aca1b.jpg

首个带状疱疹关注周圆桌会议嘉宾合影

带状疱疹是一种高发于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的感染性疾病,约 99.5%的50岁及以上成人体内都潜伏着引发带状疱疹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中国,5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往往十分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有患者形容其疼痛程度甚至超过“生十个孩子”。数据显示,我国约有400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 60%曾经或经常有自杀想法,超过40%伴有中‑重度睡眠障碍及对日常生活产生中至重度干扰。

3月1日发表的《带状疱疹疫苗预防接种专家共识》提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带状疱疹已经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然而大众对带状疱疹的疾病认知及预防意识并不高,一项在多个国家开展的关于带状疱疹疾病认知的调研结果显示,仅有7%的人认为他们可能患带状疱疹。

专家呼吁关注带状疱疹,普及健康常识

800x534_622048edb0444.jpg

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50岁以上为带状疱疹的易发人群,且年龄越大越易患病,病情也更加严重。”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教授介绍,“除皮疹外,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困扰患者的症状。带状疱疹的疼痛包括急性期的疼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导致的长期持续的疼痛,后者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带状疱疹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800x534_622048dc7b201.jpg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学系主任刘晓红

带状疱疹的发病与年龄息息相关,长期从事老年医学的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学系刘晓红主任补充道:“老年人往往患有一种甚至多种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慢阻肺、心血管疾病等,这部分慢性病患者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同时,基础疾病的存在又将导致更痛苦和更严重的带状疱疹及并发症的发作,因此对于约三分之一的人一生中都可能患的带状疱疹,预防尤为重要。不止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应该尽快接种带状疱疹疫苗,50岁及以上老年人都应该接种。但目前很多老年人还没有了解到这一重要的预防方式,所以各方应通过科普宣传等多种方式让老百姓了解到这些知识,这也是设立带状疱疹关注周的意义。”

800x543_622048f316d61.jpg

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

疾病预防重点在基层。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强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有防治结合的作用,是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百姓预防意识和技能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带状疱疹关注周期间,全国10个城市会在当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疫苗接种专场等活动,相信通过各种活动,将切实促进大众对疾病预防及成人疫苗的认知和重视度。”

800x534_622048ef38715.jpg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员冯录召

目前带状疱疹的治疗多以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为主,尚无特效药。接种疫苗是最有效可行的预防手段。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员、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冯录召表示:“成人疫苗目前在我国大都属于二类自费疫苗,接种率比一类疫苗低得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二类疫苗不重要,其对于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疾病负担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应通过综合措施提高疫苗接种率,降低感染性疾病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如加强科普宣传,提升老年人和医务人员对疾病和疫苗的认识,制定和开发政策,解决支付障碍,提升接种便利性等。”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肖童丹

编辑:曾文琼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