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国际肺癌联盟(IASLC)主席Paul Van Schil来到广东省人民医院肺癌多学科会诊现场,与广东省肺癌研究所(以下简称“肺研所”)所长钟文昭教授等专家,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约20名患者联合诊疗。“这是一场非常棒的讨论,医生们为每一名患者都比较了不同的治疗方案。钟文昭教授团队在中国取得的这些成就,让我感到非常惊讶和惊喜。”Paul教授说。
钟文昭教授(左)与Paul教授(右)进行交流。
Paul教授现场诊疗。
本次会诊使用了肺研所本地化的AI模型。在会诊现场,医生为患者上传数十页的病历和检查报告后,AI模型数秒内就能生成结构化病历和AI诊疗建议。
肺癌多学科诊疗现场。
据悉,该模型由肺研所牵头研发,专注肺癌垂直领域,深度学习了肺研所数十年的海量真实世界数据。模型整合了DeepSeek、Kimi、文心一言等AI算法,并通过人工验证确保结果准确可靠,显著提升诊疗效率。此外,模型还可以通过分析病理特征、治疗过程和随访数据,评估复发风险,为医生和患者提供预警,帮助提前调整治疗方案,降低复发率。同时,也能回答患者关于并发症处理、术后护理的疑问。海量真实世界数据为该AI 模型赋能,该模型将协助使用单位部署相关一体化肺癌联盟医院。
AI模型可以自动生成下一步诊疗计划。
Paul教授当场点赞该AI模型,他表示:“AI生成的答案让我感到惊喜。继续应用AI,推动AI的长远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
当天,Paul教授还体验了钟文昭教授团队推出的肺癌流域地形图技术。该技术将肺血管从7级三维重建升级到24级,实现肺部血管支配流域的真实勾勒,根据不规则边界特征可以对结节实行精准“点”定位,极大增强主刀在术中信心,减少手术时间和肺切除范围,充分保护患者肺功能,加速术后康复。
Paul教授体验肺癌流域地形图技术。
Paul教授参观手术。
据了解,Paul教授与钟文昭教授团队未来将在多学科诊疗、学术交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层次、多维度的合作。
肺癌多学科会诊团队合影。
采写:南都记者 王诗琪 通讯员 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