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零点后|今天采样明天出结果,是他深夜将标本及时送达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2-03-04 16:24


800x256_62208e3d2e4db.png

“0215”疫情以来,深圳疫情防控压力陡增。有一群人,夜以继日忙于织牢疫情防护网,深夜不是休息的信号,而是另一个工作场景。清醒的他们,保证了城市的安眠:核酸检测的防疫人员,封控管理区的餐饮店人员,海面上驾艇巡防的民警,地铁里的“守夜人”……南都推出“深圳零点后”策划,讲述这群未眠者的故事。



近期,深圳疫情防控形势再次处于紧要关头,在这春暖花开的时候,医护人员又一次穿上防护服,走在抗疫最前线。这个群体包括封控区里核酸采样的医护,提供供心理咨询服务的医生,还有专门运送核酸标本的员工。


每晚运输标本,常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

找到核酸检测点的“点长”,清点核酸标本数目,签名,消毒、装箱,对于肖瑞秋来说,这套流程,每两个小时就要来一次。肖瑞秋是金域医学专门运送核酸标本的员工,这次疫情发生后,肖瑞秋几乎每晚要到福田区一些核酸监测点运送标本,常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作为抗疫工作中重要的一环,肖瑞秋觉得自己能帮到大家挺幸福。

800x450_6221be5f5bb76.jpg

800x450_6221be65e1ab9.jpg

清点核酸标本数目,签名,消毒、装箱。

2月25日凌晨,南都记者跟随肖瑞秋来到福田区福虹社区公园、福南社区公园等核酸检测点运送核酸标本。肖瑞秋介绍,他已经做这份工作两年了。疫情不严重时,肖瑞秋晚上10点前就能结束工作,最近深圳疫情形势严峻,全民做核酸,肖瑞秋常常忙到凌晨两三点,甚至还有可能通宵。

肖瑞秋负责将核酸检测点的核酸标本运送到金域医学的实验室,有时会送到中转站,中转站的工作人员再统一送到实验室。两个小时要去各个点收一次,一次要花1个半小时,也就是说每次只能休息十几二十分钟,就得去下一趟。

“我见过零点深圳,我相信深圳没问题。”肖瑞秋说,虽然凌晨上班很累,但为了配合防疫,这个环节不能掉链子,能帮到大家挺幸福,我们会坚持到底。

WechatIMG10.jpeg

“点长”肖瑞秋。

24小时on call“三区”居民的贴身管家

疫情发生后,龙华区在民治街道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三万余名居民的生活如何保障?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就医怎么办?焦虑紧张情绪怎么缓解?龙华区人民医院给出了答案。

在封控管控区域,首先要做的就是核酸排查,确保封控管控区内居民的安全

2月25日下午,龙华区人民医院上塘道社康中心主任谢冰松收到通知,需要对封控管控区居民进行全员核酸采样。通过社区工作站了解到,封控管控区共有3万多名居民。采样任务艰巨,谢冰松和社康管理部童芳立刻开始紧急调配,半个小时内召集到20名医护人员开始对封控区内9栋楼进行采样。两个小时完成了400多人的上门采样,结果均为阴性。

除封控区外,管控区还有大量居民需要每日采样。为了方便居民,医院在管控区内设置了3个集中采样点,从早上9点持续工作到晚上12点,平均一天采样2万人次。


医疗救治,线上+线下无缝对接

封控管控区三万多居民身体不适怎么办?出现突发状况需要就医怎么办?龙华区人民医院在封控管控区设置了医疗救治点,每2人一组24小时轮流值班。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一定要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现场救治组解决不了的就联系医院各个专科,在家解决不了的就转运到医院。”封控的第二天,龙华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罗新乐在管控区的帐篷内召开疫情防控会,叮嘱医疗救治组做好医疗保障

“牙齿痛到睡不着,能让我出去看医生吗?”封控的第二天,家住在封控区的王先生因为牙痛难忍晚上11点打给了社区热线电话,社区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后立马转给了一旁医疗救治组的上塘道社康中心全科医生蓝标明。“什么时候开始疼的?有发烧流鼻涕吗?之前有做过检查吗?家里有常备药吗?”经过询问后,蓝标明判断王先生的牙痛可以先自己在家服药缓解,于是指导王先生在美团买药上下单了消炎药,不到一小时,药就由社区工作人员送到了王先生家里。

除了现场的医疗救治组,龙华区人民医院还建立了一个隔离人员医疗救治群,里面包括现场医疗救治组和医院各科室专家。当现场医疗救治组无法准确评估患者情况时,就会在群内向相应专科汇报,再由专科医生给出指导建议。“管控区有一孕妇,孕8周+,有人流计划,目前妊娠反应严重,1天前开始出现少量阴道出血,请妇科给出指导意见。”3月1日上午10点,现场医疗救治组收到该患者信息后立刻报告给妇科,妇科评估后建议转运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不到一个小时,该患者就由救护车转运至孕产妇定点救治医院。

据现场医疗救治组负责人龙华区人民医院民治社康主任黄圣良介绍,从2月26日到3月1日,已解决了370人次医疗需求,转诊40人次。

23401646369852_.pic.jpg

龙华区人民医院医疗救治组深夜仍坚守岗位。


心理关爱热线,24小时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

特殊时期,居民很容易出现悲观抑郁情绪,如何第一时间掌握到居民的心理状况?为此,龙华区人民医院主动出击,在现场设立了心理关爱小组,24小时向封控区域内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我们在封控区居民群内发出心理测评二维码,让居民填写,根据评分掌握所有人的心理状态。得分高的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关注,一一打电话进行情绪疏导。”心理关爱小组组长龙华区人民医院龙园社康裴曦医生说。

在测评结果中,裴曦发现一名女士得分很高,电话联系后得知她患有抑郁症,服药不规律,目前情绪不稳定。裴曦立即请市、区心理专家进行电话会诊,同时联系区慢病中心开药,并安排专人送药上门。在每天的电话疏导和规律服药下,该女士情况一天天好转。2月28号,被隔离的第三天,她在朋友圈写道:“今天的医生超级耐心,超级温暖,不停告诉我只要勇敢去面对,就一定能治好。我不是一个人在努力。”


成立临时党支部,半夜集结前往封控区支援

2022年2月28日晚,福田区沙头街道封控区的操场上,在一面鲜艳的党旗下,25名党员医务工作者围坐在一起,召开党员大会。

23381646369810_.pic_hd.jpg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成立临时党支部。

为了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党委决定成立沙头街道封控区支援队临时党支部,整合医院先后派往沙头街道封控区支援的三支队伍共56人,凝聚党群力量,筑牢抗疫防线。当天是临时党支部召开第一党员大会。正值临时党支部会议正在进行之时,突然接到紧急的采样任务,清一色的党员队伍立即整装出发,奔赴前线。

“沙头街道地处福田区疫情防控最前沿,尤其是我院负责的片区,已经筛查出多例阳性病例,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但越是这样就越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党员要帮助群众,男同志要帮助女同志,团结协作,做好自身防护,确保大家都能平安回家。”临时党支部书记黄张杰说道。

脾胃病科护士王海舟,可以说是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支援东莞、支援龙岗、支援宝安……他次次争先,这次支援封控区,他又率先报名,在封控区中负责多个单位与医护人员的对接工作,解决突发情况,负责扫楼采样人员的消杀工作,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社康医生高鹏翔已经57岁了,接到的任务是没有电梯的楼栋,但他毫无怨言、不辞辛苦,一层一层清扫采样,完成任务归来已是汗流浃背。

在医院工作群,零点59分,医院工作人员还在发布工作消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2:44分接上级紧急通知,需要组织我院医护30人于当天零点前往沙头街道封控区进行支援,不到半小时,30人已经集结完毕。”

采写 南都记者 李榕

编辑:戴越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深圳零点后,他们守护着这座城市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