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14日开始的新一轮线上教学中,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周密部署、科学施策,在丰富的课程资源、成熟的信息技术和系统有效的教学体系支持下,家校同心,全校师生砥砺前进、共克时艰,描绘出美丽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画卷。
未雨绸缪,搭建混合教学新平台
根据《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做好中小学幼儿园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准备工作的通知》、《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做好中小学幼儿园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的补充通知》等文件精神,在已有坚实的基础上,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除制定了细致的线上教学实施方案外,还提前搭建了混合教学的软硬件平台。
寒假开始前,学校信息中心对全校教室一体机进行了全面维护,并安装了“钉钉”和“腾讯会议”平台。接到线上教学的通知后,学校立刻进行了无线麦克风、头戴式耳麦、手写板等线上授课设备的收集、分发与指引购买,确保硬件设施设备保障到位。
另一方面,学校成立线上技术指导小组,全天候进行技术支持、会议说明、现场指导和线上交流等,让每一位教师都迅速地上手“主播”工作。信息中心和年级组分别录制了“如何居家线上教学”和“如何使用学校一体机进行线上授课”等视频。
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利用钉钉平台组织混合式学习,高三授课老师在课堂上就像以往一样正常地授课,学生在家里通过线上同步收看,而且学生课后还可以对上课视频进行回看,对重点内容进行暂停、重复、倒退等操作。这样的教学模式推进了传统课堂与线上学习的深度融合,使得学生能更好地掌控学习时间,也使得学习更加个性化,效果良好,获得了市教科院巡课组的高度赞扬。
以生为本,推进线上线下新模式
2月21日高三学生返校,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全面启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新模式,秉承“一个都不能少”的生本课程理念,确保在校线下学习和居家线上学习的学生高考备考同步,效果良好,推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真正有效整合。
答疑解惑,学习考试,一个都不能少。居家线上学习有别于传统教学,亲子相处、自我约束、学习态度等方面,都需要学生和家长不断磨合才能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学习效果保驾护航。学校各年级重视学生、家长和教师提出的或共性或特殊的每一个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钉钉在线编辑”的功能,设计表格进行每日问题收集汇总,联动学校各个部门及时对各类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回复,对各类困难提供有力支持。高三年级利用“钉钉视频会议”方式对居家线上教学的学生进行有效监督。
陪伴辅导,身心健康,一个都不能少。高三全体教师与学生一起处于封闭管理,教师们一方面克服连续阴冷天气的困难,全天候陪伴着在校学生,在办公室和教室为学生答疑解惑,到宿舍检查学生就寝和被子是否暖和等情况;另一方面,利用钉钉平台及时与居家学习的学生联系,询问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抚慰学生的心灵。
技术优化,创新有效教学新方法
作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校,在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的指导下,学校一线教师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不断创新新时期新业态的学法教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
学校成为深圳教育局“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校”。
对于高三,探索出有效的线上备考新方式。一方面,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备考的有效性,高三年级探索出了“大主题教学、新情境激趣、小问题滚动”的线上备考互动方式,在教学环节中预设需要学生限时完成的课堂问题,以问题推动主题式教学,并通过设置家校本及时收集学生课堂上对问题的解答并对课堂作业中的典型错误进行评讲。
另一方面,针对线上互动连麦有延迟的现象,数学组利用钉钉表单来增强课堂现场呈现和高效互动;针对在线监考的不足,杨媛等老师成功探索应用“钉钉在线课堂”和“钉钉会议模式”等有效方式;针对作业批改的不足,李金凤等老师探索出线上作业批改留痕新方式。
高一高二年级线上教学严格执行“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要求,全面落实“五育并举”。同时,高一创设了融合互动授课、练习与讲解的“333”课堂模式,既满足了课堂的讲授和练习同步,又避免因长时间讲授导致学生疲倦,另行布置作业导致上交难度大,有效提高了线上教学效果。高二创设了“微课导学”课堂辅导方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疫情背景下的线下线下混合式教学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积极探索育人新方式,以新技术革命为引擎,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整合,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新发展。
编辑:罗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