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智立方(全称“深圳市智立方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正向IPO发起冲刺。在今年1月首发上会后,日前在注册阶段收到证监会的问询函。证监会要求该公司结合目前生产的相关技术、产品是否为电子烟专用,说明相关业务是否属于电子烟行业;是否具备开展相关业务的资质。
公开资料显示,深圳智立方成立于2011年7月,是一家提供装配自动化,测试自动化相关技术及配套解决方案的公司,先后为消费电子行业、汽车电子行业、摄像头模组行业、通讯行业、新能源行业、精密光机电系统行业等客户提供了一系列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及配套服务。
而此次IPO,深圳智立方计划募资6亿元,用于自动化设备产能提升项目、研发中心升级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民生证券为其保荐机构。
深圳智立方
深圳智立方
申报材料称美国电子烟制造商Juul为前五大客户
深圳智立方在申报材料表示,公司的核心业务为自动化测试设备及自动化组装设备业务,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电子烟、工业电子、汽车电子、半导体等领域客户产品的光学、电学、力学等功能测试环节,以及产品的组装环节,帮助客户实现生产线的半自动化和全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良品率。
尽管在政策的监管下,电子烟在资本市场上一路走跌。电子烟龙头思摩尔国际(06969)、雾芯科技(RLX.US)股价腰斩,雾芯科技市值蒸发更是超九成。但深圳智立方表示,新设立了雾化事业部及半导体事业部,积极开发电子烟、半导体行业需求。称报告期内,美国知名电子烟制造商Juul Labs,Inc.在2020年成为其前五大客户。
深圳智立方是否在蹭电子烟的概念?证监会要求该公司结合目前生产的相关技术、产品是否为电子烟专用,说明相关业务是否属于电子烟行业;是否具备开展相关业务的资质。而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介绍,前五名客户主要包括苹果公司、立讯精密、鸿海 集团、歌尔股份和 Juul Labs, Inc.等全球知名企业或上市公司。
此外,证监会还要求说明公司的业绩趋势。根据申报材料,深圳智立方2021年度营业收入、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55.19%、16.60%,净利润增幅远低于营业收入增幅,趋势与2021年上半年一致。同时,招股说明书未披露2021年度净利润增幅低于营业收入的具体原因。
证监会要求,结合毛利率、员工薪酬支出、研发投入变化等情况,补充说明并披露2021年度净利润增幅远低于营业收入增幅的主要原因。
股权过度集中,控股股东曾向公司借钱买房
天眼查显示,邱鹏、关巍、黄剑锋为深圳智立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直接及间接控制公司93.3%的股份,其中邱鹏直接持有公司43.67%的股份,关巍直接持有公司31.27%的股份,黄剑锋直接持有公司13.4%的股份。
而在2018年,黄剑锋因个人购房所需向深圳智立方拆借资金300万元,因借款时间接近1年,因此智立方按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4.35%向其收取资金占用费。关巍也因个人临时资金周转需要,向深圳智立方拆借214.97万元,当年末全部归还,因拆借时间较短,该公司未收取资金占用费。
事实上,上市公司被实控人违规挪用资金的情况时有发生,也从侧面反映了内控情况可能存在的问题。而公司股权过度集中,也可能存在侵犯中小股东权利的风险,员工持股计划往往也成为考量拟上市公司的一项重要内容。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深圳智立方对苹果公司的直接及间接订单收入占比分别为 82.61%、 75.83%、68.82%,尽管收入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总体而言,该公司依然严重依赖苹果产业链。而在贸易摩擦的背景下,这也是潜在的风险点。
在资本市场上,“果链”已不再是香饽饽,股民一度调侃歌尔股份、蓝思科技、立讯精密三家严重依赖苹果产业链的公司为“果链三傻”。而在2021年被苹果踢出供应链的欧菲光,业绩连续两年亏损,市值曾一度缩水超500亿,也说明了过度依赖“果链”的危机。
就在3月,深圳市兴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禾股份”)冲击IPO未通过,深交所出具的《关于终止对深圳市兴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的决定》中称,重点关注苹果公司前员工入股的合规性,以及苹果公司要求发行人自查事件后,发行人苹果产业链收入大幅下滑的问题。
可见,蹭上电子烟概念,头顶“果链”光环的深圳智立方,仍需拿出更多说服投资人的理由。
采写:南都记者 程洋
编辑: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