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来临,广发银行以此为契机加强公众金融知识普及,尤其注重面向“一老一小”开展宣教,着力提升公众金融素养。
财商教育关系孩子一生幸福
广义的“财商”指价值观和价值管理的能力。狭义的“财商”指理财能力,具体包括两方面能力: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二是正确应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少儿财商教育,是指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制定专门的财商教育和理财课程,融合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金融学等多领域知识,目的是让小孩子形成正确的金钱观,让少儿理解理财,形成正确的基本的理财观念。
遗憾的是,传统家庭教育重视智商和情商的培养,却轻视财商的教育,不少家长围绕让孩子考上好大学来判断教育目标,认为跟高考无关的内容都没有用,从而忽视财商教育。有些青少年信用卡刷卡无节制,存在超前透支消费;我们在一些媒体报道中经常看到“房奴族”、“啃老族”、“月光族”、“卡奴族”这样形容年轻人的理财误区,其根源就是家庭和社会财商教育的缺失。
家长可用零花钱来引导孩子学会理财
日前广发银行邀请华南师范大学左璜教授为财商教育启蒙支招,提示大家注意遵循几个规律:第一,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4岁以后孩子的自主意识在不断发展,同时开始有了初步的消费意识,所以建议父母就可以适度引导孩子来合理地规划、管理自己的零花钱。第二,要渗透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一方面,要让孩子明白长辈给零花钱的意义是什么,不能让孩子在潜意识中养成“不劳而获”的不良思想;另一方面,在平时的教育中应该引导孩子学会感恩,胸怀天下。第三,要有边界意识。财商素养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零花钱应该是科学规划,拿出适合孩子管理的那个度,进一步引导孩子去进行储蓄、记账和规划、管理。
总的来说,就是要培养孩子“四大”财商:健康体魄、积极心理、文化学习、劳动创新。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基础;其次是积极心理。要知道个性品格和美好品德是孩子幸福成长的关键。想要具备创造财富的能力,孩子必须得学知识;最后还要鼓励孩子们热爱劳动与实践创新。
如果将财富的商含义予以拓展和转化后,就会赫然发现,新财商教育,就不再是简单的认识钱币、赚钱和管理钱的能力,而是能够为我们的孩子收获未来幸福人生而奠基的一种新教育理念。
提升老年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期间,广发银行各地分行面向老年人群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老年群体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3月11日,广发银行大连分行星海支行到大连市老年大学开展“金融知识伴我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活动内容包括金融知识讲座、有奖问答等环节。现场布置了金融知识宣传角,张贴宣传条幅、摆放宣传折页等宣教材料。工作人员围绕如何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非法集资进行宣教,传授防范非法集资小口诀,分析常见的诈骗“四部曲”,还指导老年人通过多种途径,学习金融知识,防范金融风险。
3月14日,广发银行河源分行前往当地社区向老年人发放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折页,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向老年人派发微信支付使用手册,加大老年人对应用软件功能的认识,推动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广发银行宁波分行向老年客户赠送《老年人金融一本通》手册,通过知识宣教提升老年人金融素养。
*推广
编辑:许文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