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昨天住的地方被封控了,我不能回家了,回去就没法接着工作了,就在天桥下凑合了一夜。原本今天还在愁睡哪里,下午就听到我们队长说罗湖提供了住的地方可以报名,我就和同事一起过来了。这里很暖和,又有家了。”95后外卖骑手小庞,住进罗湖东门街道湖贝小学的休息区后,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3月14日至20日,深圳全城“团战”抗击疫情,市民们居家生活,无数大街小巷穿行的外卖骑手成为生活物资配送“最后一公里”的有力保障。为了不影响配送,有不少外卖骑手选择带着被子帐篷“跑单”,夜晚就在桥洞、公园等户外过夜。
针对外卖骑手过夜问题,在17日深圳召开的例行疫情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强表示,已要求相关部门开放部分校舍或应急场所,协调服务驿站或酒店,为快递小哥工作休息提供暖心服务。南都记者多方获悉,目前各区已推出暖心举措,如开放应急场所作为外卖骑手休息区,免费提供热水泡面及被子等物资,利用暖蜂驿站传递温暖等等。
带着帐篷“跑单”
公园、桥洞下停着的电动车旁边,简易的帐篷和垫子,就是外卖骑手过夜的“装备”。近日,网络流传关于外卖骑手桥洞帐篷过夜的视频,让外卖骑手再次成为关注话题。
因为“担心回家了就出不了小区”,外卖员丘先生曾在户外公园长椅过夜。他告诉南都记者,这段时间身边确实有不少外卖配送人员都选择带着被子或者帐篷跑单。
3月上旬,丘先生曾和另一位外卖小哥住在户外公园的长椅上,盖着从家里带出来的薄被单,中间也去旅馆、酒店睡过。但因为住外面比较花钱,3月12日开始,丘先生开始选择回家居住。
有出入证就行
面对新一轮疫情,深圳进一步实施“以空间抢时间”策略,15日深圳福田等多区强化防控措施,社区小区城中村等实行封闭式围合管理。保障市民生活和城市基本运行的公共服务类企业等须凭借相关证明出入社区小区,对物流配送的外卖员而言,目前持证进出小区已是必要条件。
在宝安区西乡街道流塘社区,多位外卖骑手告诉南都记者,他们每天工作结束后会返回家中休息,因为可以正常出入所居住小区或城中村,但需要提前在社区办理出入通行证和持有24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美团买菜外卖员阿易表示,他在向社区提供了工作证明、核酸检测证明后开具了出入证,并且可以凭借该证明进出社区,没有时间和次数限制,“有出入证就行”。
西乡街道办相关人员透露,目前针对居住在西乡街道辖区内的外卖、快递等重点行业从业人员,实行的是办理通行证的小区出入管理方式,相关人员持有效身份证明、工作证明和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即可办理,具体办理事项由所在社区工作站或小区门口卡点实施。
●行动
罗湖区
10街道各开放1所学校作为休息区
罗湖区推出多项暖心措施,开放应急场所,辖区10个街道各开放1所学校,作为外卖骑手休息区,免费提供热水、泡面、洗手液、防潮垫、被子等物资,为外卖骑手工作期间及夜间休息提供服务。设置临时充电柜。在学校周边提供充电柜等充电设施,为骑手给电动车充电提供方便。
3月16日晚上8点,记者来到东晓街道翠茵学校休息区,一走进学校便看到了现场组建的服务区,下设综合协调、防疫消杀、应急处置和生活保障四个小组,服务区前放置了矿泉水、热水壶、洗漱用品、被子等生活物资,工作人员摸了摸被子,说厚点的被子好。
据东晓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姚海龙介绍,在下午4点多接到通知后,便立刻与学校进行沟通,根据要求进行改造。“我们开放了8个教室,4人一间,目前可容纳32名骑手在此休息。他说,“同时,我们安排了现场服务区,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有什么诉求或者疑问,可以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福田区
11个暖蜂加油站开放,可容纳超500人
3月16日,福田区11个室内应急避难场所作为“暖蜂加油站”正式开放,覆盖全区10个街道,总计可容纳562名快递、外卖专员,且所有驿站24小时开放。
其中最大的“暖蜂加油站”位于福田区南园街道上步小学,可容纳120名人员留宿。目前,该校的羽毛球场已经被改造成为可供快递、外卖人员留宿的地方。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仅配有被子、床单等睡眠所需物资,同时还有八宝粥、小蛋糕、牛奶、方便面、饮用水等应急物资。
南园街道上步小学室内应急避难场所负责人聂先生表示,每位前来留宿的外送人员还将获赠一份防疫小礼包。“今天已经有5个外送人员表达了住宿意愿。目前准备好了40床被褥,接下来将根据人员入住情况来进行物资补充。”
值得一提的是,南园街道办提前将校园附近的电动车充电桩清出来,提供给在“暖蜂加油站”的快递、外卖车辆停放、充电,这样他们就能够方便充电安心休息了。另一方面,考虑到核酸点主要设置在小区内,南园街道在“暖蜂加油站”内增加了核酸检测点,方便外送人员做核酸。
为解决外送人员的留宿问题,华强北街道经综合考虑,选定荔园教育集团(玮鹏校区)为暖蜂加油站的建设地点,10小时不到,该校园一、二楼的12间教室就已经腾挪布置造成,可供快递小哥使用。
宝安区
学校和“暖蜂驿站”也向骑手开放
3月17日,记者了解到宝安辖区10个街道同时各开放1所学校,免费提供热水、泡面、洗手液、防潮垫、被子等物资,为外卖骑手工作期间及夜间休息提供服务。
辖区内的党群服务中心成为“暖蜂驿站”,为骑手们开放,为他们提供休憩、阅读、充电、咨询服务、心理疏导等服务项目。
宝安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宝安区各社区已畅通办证渠道,只要接到外卖员、快递员等从业人员申请后就会及时给予办理,确保外卖员、快递员都能放心出门工作,安心回家休息。
南山区
发动街道就地搭建暖蜂临时休息点
3月14日晚,南山区发挥大汪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60多平方米的暖蜂驿站阵地作用,在做好场所码登记、24小时核酸检查等防疫要求下,调集物资为小哥铺设床铺,同时区工商联(区非公党委)和社区党委为骑手提供夏凉被、热水、泡面、水果等物资,搭建“避风港”。3月12-14日,沙河街道白石洲村暖蜂驿站也用于服务滞留“三区”的骑手。
此外,南山区还将从摸清底数、研究方便进出小区的措施,发动8个街道选择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党群服务中心外围就地搭建暖蜂临时休息点,以及探索骑手志愿服务激励等继续推出更多解决措施。
龙岗
开设专门暖蜂通道方便做核酸
龙岗区第一时间为外卖骑手群体开通了快速办证通道,各暖蜂驿站也在保证防疫安全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歇脚休息的场所。不少社区开设专门“暖蜂通道”,方便他们做核酸。
同时,“暖蜂群“和”暖蜂热线“也开通了,搜集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的需求。
布吉社区是外卖骑手群体分布较为密集的区域。这段时间,社区的暖蜂驿站和暖蜂V站也在保证防疫安全的情况下为骑手开放,骑手们可以在那里休息、喝水以及为手机充电。
此外,社区还在核酸监测点开设了一条专门的核酸检测通道——暖蜂通道,以减少他们的排队时间。
龙华
6家酒店作为免费居住点
龙华区在辖区6个街道优选6家位置好、核酸检测便利、安全区域内的酒店,作为临时居住点,让外卖骑手安心入住。考虑到疫情防控,龙华区为外卖骑手安排了酒店内相对独立区域的房间,有效减少人员接触;房间全部配备口罩、消毒液等日常防护用品,为外卖骑手个人防护提供安全保障。
龙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据“自愿入住、就近入住、免费入住”原则,通过骑手自主报名,每日动态组织安排有外宿需要的外卖骑手统一居住,让奔波忙碌的外卖骑手安心入住。
坪山
6个暖蜂驿站全天候开放
从即日起至3月20日,坪山将在全区围合区域外,选择一批暖蜂驿站,24小时全天候免费向有需要的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开放,并提供便携充电宝、饮用水、应急药箱等物资,方便他们歇脚休息。
数据显示,首批开放的暖蜂驿站有6个,分布于坪山辖区6个街道。其中,马峦、碧玲两个街道的暖蜂驿站分别设在坪山区党群服务中心、沙湖社区内,骑手可按需就近解决住所被封控管控没地方住的难题。
平台
骑手免费住宿酒店、驿站
目前,针对骑手夜宿休息问题,已有相关平台开展行动。
美团外卖深圳区域相关负责人表示,美团外卖联合39家美团爱心酒店及12处暖蜂驿站,为因疫情防控无法返回住所的全行业骑手提供免费住宿,以解燃眉之急。
飞猪与部分爱心酒店共同设立“爱心空间”,拿出部分酒店房间,为有需要的骑士提供洗漱、休息等服务。
●骑手心声
感受到了城市的温暖
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16日晚上9点,东门街道湖贝小学休息区内,工作人员正在对应急物资、直饮水等进行最后的检查。按照之前的统计,晚上有7位骑手要入住该休息区。据该休息区驻点负责人卢广明介绍,休息区开放了14间教室,可容纳54-56人在此休息。
晚上10点,一名穿着黄色衣服的女骑手出现在了休息区门口。“麻烦您先测个温,扫场所码,再过来这边领一下物资。”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蒋艳红陆续拿上了被子、脸盆、毛巾以及泡面和水,来到了自己的休息区,从这一晚开始,她会安心住下,不必再担心万一住所被封控管控没地方住的难题。
1996年便来了深圳的江西妹子蒋艳红,和老公一起生活在罗湖区,从事外卖骑手工作已有好几年,三个孩子生活在江西老家。刚刚铺好睡袋,蒋艳红第一时间录了个简短的视频发给老公,和他说着休息区的情况。
“我住在东升街,目前并没有封控,但我也会担心万一封控管控了无法出来怎么办,我还要接着工作的。今天下午站长告诉我可以申请住在休息区,我就报名了,这样心里踏实点,而且这里的服务也很好,考虑得也挺周到的,政府也关注到我们,挺好。”她说,“住在这,我就不用担心家里随时可能被封控而无法出来工作了,体会到了城市的温暖。以前从没觉得自己这份工作有多重要,现在疫情防控全民居家,我们能够为市民送物资,感觉到了自己工作也挺有价值的,也算为深圳做贡献了,希望疫情赶快过去。”
疫情防控之下,蒋艳红的工作变得更加忙碌了。比以往起得更早,下班得更晚,单子和平常相比,买生鲜蔬菜的多了。“外卖单量和以前相对要少一点,因为很多商家没有营业,不过等的时间也长了。好在路上现在车少了,配送速度上可以稍微快一些了。”
说话期间,蒋艳红的老公发来问候的微信,问她是睡在睡袋上会不会冷。谈及和家人的分开,蒋艳红表示这也没办法,家里也理解。“家里的小孩也发信息来问我情况,让我多注意防控,听到这些也是挺暖心的。”
和蒋艳红担心住所存在被封控管控的风险不同,80后骑手夫妻曾女士和凌先生,则因为住所被封控,一直居住在外面。“最开始是住在宾馆,但是一直住的话,后续费用也比较高,就借住在同事家里了。下午得知可以入住休息驿站,我俩就立刻报名过来了,没想到这里条件这么好,挺满足也挺感谢政府的。”
小夫妻是梅州人,来深圳后一直在做骑手,已经有3年多。同样的工作虽然让两人遇到问题可以沟通相互鼓励。谈及疫情,两人都表示通过这一次看到了自己工作的“含金量”。“现在看来,我们还是被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们所需要的。我们希望疫情能够早点过去,一切都能和之前一样。”
●委员建议
相关部门可发布指示
明确外卖员进出居住场所需证明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幸福西饼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徐晓萌表示,疫情期间,外卖骑手、快递员等群体成了居民生活物资配送和出行的依靠。他们为了生计,在疫情期间的坚守是一种责任与担当。
徐晓萌建议,应加强疫情期间对于快递员、外卖配送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基本权益的关注和保障。“建议发布通知明确规定外卖配送员、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进出居住场所的相关要求,相关部门可以发布明确的指示,明确他们进出居住场所需要提供的相关证明文件。
同时,登记“白名单”,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或小区物业对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货运司机进行筛查。只要是在白名单上且按照要求提供相应核酸检测结果或检测记录的人员,应该予以放行。
徐晓萌还建议,动员社会力量、凝聚社会资源,加大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保障和关爱力度。发挥深圳全市党群服务中心“暖蜂驿站”的作用,为外卖员、快递员等提供休息场所,并提供食物、消毒、如厕等服务。相关部门可以协调体育馆、商场、青年驿站、青年之家等场所,免费向外卖员、快递员等开放,为他们提供暂时的休息区域。此外,徐晓萌认为,快递员所在的企业应该承担后勤保障工作,并呼吁深圳社会组织、爱心市民等社会力量共同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保障。
统筹:南都记者 徐全盛
采写:南都记者 焦明梁 覃仕林 谢萌 蔡宇晴 张一鎏 陈荣梅 陈紫嫣 张馨怡 颜鹏 刘诗豪 陈杏花 邱墨山 张艳丽 张小玲 程昆
摄影:南都记者 胡可 赵炎雄
编辑:向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