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内出初步调查报告,图解东航坠毁航班关键信息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2-03-25 19:20

25日下午,“3·21”东航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五场新闻发布会在广西梧州举行,介绍东航坠毁客机黑匣子搜寻工作最新情况。

虽仍未找到事故幸存者,但从未放弃寻找的努力

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表示,当前搜救依然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目前应急指挥部总计出动7280人次,200余台车辆,5架直升机及大批搜救救援设备,工作人员还在逐一摸排事发附近的摄像头,努力寻找线索,并在调查组协助下进一步扩大搜索范围,虽然仍未找到事故幸存者,但从未放弃寻找幸存者的努力。

制定核心区域开挖方案,网格式搜寻第二个黑匣子

朱涛介绍,根据逐步勘探结果,应急处置指挥部组织有关方面专业人员研究制定核心区域开挖方案,为下一步搜救工作提供指引,也为搜求第二个黑匣子提供技术支撑。在按计划开展救援和调查的同时,应急指挥部积极搜集旅客家属诉求,开展家属援助工作。

已有序安排375名失联旅客家属到事故现场吊唁

据介绍,截至25日10时,应急处置指挥部已有序组织安排375名失联旅客家属到事故现场吊唁,并妥善做好遗体遗骸遗物的接收、转运、存放与保管等工作;有序开展失联旅客直系血亲DNA采样和心理辅导,已累计为家属开展心理辅导500余人次;对有身体不适症状的家属及时安排就医检查,并落实医护人员24小时待命。

全面开展遇难者身份鉴定和DNA检测比对工作

广西梧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劳高进通报称,公安部、自治区、市、县四级公安机关共236名专家和刑事技术人员组成34个工作组,全面开展生物特征、痕迹物证勘察勘验,遇难者身份鉴定和DNA检测比对工作。经过对中心现场勘查,以及三轮面上搜寻,截至25日15时发现部分遗体残骸,发现、提取现场指纹检材18份、遗物101件。

争分夺秒搜救,搜索范围扩大到近20万平方米

据劳高进介绍,当天当地共组织调集救援力量2248人,各类车辆装备180余台(套)投入搜救。进一步扩大搜索范围,争分夺秒开展搜救。除了继续在原有核心区域开展搜救外,已将搜索范围扩大到近20万平方米。事故发生后,当地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力保障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紧急抽调2000余名工作人员,协助开展搜寻救援、后勤保障和事故善后工作。

航班失联前通讯正常,机组没挂任何紧急代码

东航集团宣传部部长刘晓东表示,航班失联前,通讯一直是正常的。也就是说,机组没有挂出任何紧急代码。

黑匣子数据下载与分析工作还不能确定时间

民航局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表示,飞行数据记录器俗称黑匣子。黑匣子数据存储芯片受损,通常按照记录器生产厂家的建议需将存储芯片返回记录器生产厂家进行芯片修复处理。民航局的专业实验室自接到记录器至此,一直在紧张开展修复和数据下载工作,何时能够完成下载并开展对数据的分析工作,目前还不能有一个确定时间。

30天内将向国际民航组织递交初步调查报告

毛延峰表示,25日在现场核心区发现失事飞机的发动机齿轮箱和飞机主起落架残件,正在确认该主起落架是左侧的还是右侧的。

毛延峰介绍,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初步报告应当在事发之日起30日内发送给有关国家国际民航组织,应以国际民航组织工作语言发送,中文/英文都是ICAO的工作语言。中国民用航空规章规定:民航局应当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国际民航组织递交初步调查报告。调查组将遵照上述国内规章和国际公约的要求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旅客名单属于隐私信息,不属于主动公开范畴

是否公布旅客名单?对此,东航集团宣传部部长刘晓东在发布会上说,所有航班的旅客名单都属于受法律保护的隐私信息,不属于主动公开的范畴。目前,东航已经向调查组提供了完整的旅客名单,并在事发后24小时内与所有旅客的家属取得联系。关于这个问题,还要充分尊重乘客隐私和家属意愿,并且符合相关法律要求。

55.jpg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

统筹:邹莹

数据采集:袁炯贤 凌慧珊 张雨亭

设计:张博

数据来源:新华社、央视、央广网、人民日报、飞常准APP等

编辑:袁炯贤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3·21”东航航空器飞行事故最新进展
图解东航坠毁航班关键信息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