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伍曼娜 记者3月31日获悉,一位曾就读于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海德学校的深圳女孩,同时被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十多所世界名校录取,她最终选择了到麻省理工学院读研究生。这个深圳女孩就是袁熙梓,2007年9月入读南山二外小学一年级,三年级成为大队部干部,五年级竞选成为大队长,她的综合能力得到所有老师的称赞。
兴趣广泛培养综合能力
“从一年级时拿班牌都拿不稳的小女孩,到二年级在运动会上获得我人生中的第一块金牌,三年级进入大队部,五年级成为大队长,二外见证了我太多的成长,给我提供了太多锻炼自己、突破自己的机会。”袁熙梓颇具感慨地回忆起自己的求学时光。她记得为了参加运动会的女子四人接力项目,自己和班上另外三名同学总是聚在一起,在午休时、放学后不断练习、磨合传递接力棒的技巧和方法,连续四年获得了接力比赛的金牌。“在这段一起为集体荣誉努力拼搏的日子里,我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收获了一次次超越记录、超越自我的成就感。”
袁熙梓兴趣广泛,她在舞蹈、英文电影、十字绣、钢琴、话剧和日语的社团体验中,全面探索自己的兴趣;在“灵犀鸟广播站”做广播员、主持各类学校活动、带领少先队队员入队宣誓的经历中提升自信;在大队部时每周评价星级中队、帮助值周班级准备升旗仪式、协助辅导员总结、安排工作等各种锻炼中培养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和领导力。
袁熙梓小时候
与老师们合照
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袁熙梓说,自己在南山二外度过最宝贵、最快乐的七年,而在这段时光中所有的收获,在她离开南山二外后的日子里也从未间断过,依旧深深地影响着她。
“还记得小时候每次课堂上听着老师逐字逐句地讲解新派英语课文,早读时跟着磁带一遍遍朗读对话模仿地道的口音,回家后拿着单词本认真背诵准备听写,虽然双教材的英语学习带给了我很多挑战,但在二外打下的扎实的单词量、阅读基础和从小培养的语感帮助我更快地适应了国外的语言环境。”
“在语文课上培养的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一直伴随着我,使我能更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我在数学课上养成的,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思维方式已然成为习惯,让我在数学系本科的学习中也受益匪浅。”
“二外就像我的后盾、我的避风港,在这里,我不但遇到了能够相伴一生的朋友,还遇到了一直悉心教导我、关心我的老师。”作为优秀校友,袁熙梓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珍惜身旁所有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诲人不倦的老师,珍惜在学校的每一分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磨砺自己的性格,以便在未来遇到困难觉得不安、惶恐时,能够回想起在学校的这段时光,从而带给自己继续前行的力量。
熙梓妈妈向老师们报喜
编辑:罗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