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卫健委和深圳市财政局联合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市级绩效考核评价结果,深圳市南山区获得佳绩,以综合得分荣获全市第二名,雄居榜眼。
南山区人口基数大,常住人口达200多万,在此次考核中,与第一名的光明区仅有0.05分的微弱差距。一直以来,作为全国百强区之一,南山区GDP总值在深圳11个区中“领跑”。南山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医改工作的决策部署,从保障全民健康、勇当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尖兵战略高度出发,持续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
近年来,南山区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建设医疗集团高位推动医改落地,以“补短板、强基层、建高地、促健康”为主线,着力打好“三张牌”,极大提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水平,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跨步,让辖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均等的医疗卫生服务。
打好“统筹信息改革牌”,助力公卫服务精准化
为保证辖区公共卫生工作“情况清、底数明”,南山区先行先试探索政府部门与卫健系统之间的数据互联共享,打破信息孤岛,为辖区群众提供精准的公卫健康服务。
深圳市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实施党委挂点各社康督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工作。
南山区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党委书记陈渊青介绍,南山区政数局与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协同联动,重新清洗近十年人口数据,掌握南山区人口动态变化,对全区200万人口的健康信息进行整理,全面摸清全区服务人口真实底数。通过大数据后台分析与全科医生逐一人工核查,实时筛查出南山区居民中未建立健康档案的人员,将辖区内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儿童等重点人群精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之中,有效提高慢病检出率,加强保障居民多元化就医需求。该举措已连续两年新建居民健康档案80万份,同时清理无效居民健康档案近20万份。
截止2021年底南山区已拥有居民健康档案172万份,实现常住居民建档率93%,超过省级指标。此次改革将网格、新冠疫苗接种、死亡人员数据库、居民健康档案信息进行统筹分析对比,为基层健康服务提供智慧眼实现公卫服务精准化。
投放生动有趣的国家基本公卫政策地铁宣传海报。
打好“人员激励绩效牌”,建立落实公卫项目长效鼓励机制
为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保障,南山区项目人均经费补助标准从2019年的人均90元提高到2021年的125元以上,各级财政投入资金总量达到2亿元,项目经费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锐意改革绩效机制,加大投入重点基本公卫项目,每年划拨专项资金作为专项绩效鼓励,体现多劳多得和优劳优得,鼓励全科医生在老高糖、居民健康档案、重症精神患者等社区难管难服务项目上多作为。
“我们在2020年老高糖健康管理服务量为2019年的两倍,2021年在2020年基础上又增长超过10%。目前该专项健康管理服务质量位列全市第一。”陈渊青告诉笔者。
同时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在全市首创“三个一百”工程,完成200个首席专家工作室建设,实现集团总部社康中心100%覆盖,培养52名首席全科医师、全科护士,系统提升社康中心的诊疗水平与服务能力,打造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优秀基层卫生业务技术骨干。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进社区及企业
打好“群众路线健教牌”,打通公共卫生惠民“最后一公里”
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各社康中心承担南山全区十几万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在健康体检同时为在校学生和家长建立或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大力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吸引更多居民到社康中心接受健康服务。通过多维度互动,提高居民参加健康管理的积极性。除定期为居民发送各种健康知识短信,建立家庭医生服务微信群在群内定期推送健康知识外,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全年共组织各类健康讲座或义诊2000多场次,定制近百万元的健康积分礼品鼓励居民接受基本健康服务并使用积分兑换。每年通过健康服务月等活动为居民提供免费的高血压、糖尿病筛查以及简、便、效、廉的中医药惠民服务十几万人次。
同时组织拍摄了《姚医生对你说》系列健康科普短视频,在深圳广电集团壹深圳APP上连载,浏览量超百万。制作《国家十四项基本公共卫生政策漫读本》获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广东省首届健康科普大赛图文类作品二等奖。在地铁站、公共场所LED广告大屏循环播放国家基本公卫服务宣传短片和政策宣传海报,通过品牌活动、品牌项目带动健康素养传播,全面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知晓率。
更多便民健康资讯:
案例一: “疾病早筛早治疗”,健康管理保障老年人安度晚年
家住粤海街道科技园社区73岁的王爷爷在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科技园社康中心建立了健康档案,半年后他接到了社康全科医师打来电话,告知可前往社康免费体检。在社康中心王爷爷询问体检医生,能否帮助自己查找身体病症,因为自己半个月来一直觉得头晕目眩,却找不到病因所在,这让他的精神状况甚是不佳。
听到王爷爷主动诉说身体不适,当日参与体检的社康全科医师龙艳群马上开展各项检查。然而几项常规检查下来,她并未发现异样。高血压引起?美尼尔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终于在随后的B超体检项目中,于老人右肾上发现了病因所在。
“建议患者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龙艳群随即在体检报告中写下就诊意见,并反复嘱托他要告知家里人,到上级医院做进一步诊疗。在之后不久的随访中,龙艳群拨通了王爷爷家属的电话,从其儿子的口中了解到,老人在拿到报告后前往北医三院被确诊为肾癌伴瘤栓,在进行右肾癌伴瘤栓切除术后,老人回复尚可,平安回到家中疗养。
“没想到和医生签约建了个居民健康档案,还能每年体验一次免费的社康体检,帮助我父亲筛查出藏在身体的大隐患!”此前半年,王爷爷所在的社区为他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社康全科医师在对其记录的档案信息进行健康评估之后,主动提醒了王爷爷参与每年免费的集体体检,却不想短短半年时间,便发挥了大作用。看着父亲日益见好的精神状况,王爷爷的儿子连连夸赞健康管理疾病早筛的普惠性,为父亲的健康晚年提供了保障。
王爷爷参与的 “老年人健康管理”,便是政府专门针对老年人免费提供的一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全体家庭医生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签约居民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居民不仅享受慢性病开药打折的便利,同时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每年一次的免费老人体检,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肺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B超、中医体质辨识等项目。在对体检结果进行评估后,社康全科医师会对异常项目做建议指导。
在老人免费体检中受益的不止王爷爷一人。针对社康免费体检筛查出异常状况的老人,社康全科医师将重点关注记录在案并开展后期随访。家住西丽街道67岁的许奶奶在免费体检中,被发现其肝脏存在弥漫性病变。总部西丽社康中心社康全科医师朱仁阳在进行健康状况评估时,电话随访了患者家属,却被告知患者并未到医院就诊。得知患者及家属并未引起重视,医师朱仁阳主动说明病例症状并说服了患者及家属前往医院就诊。在朱仁阳的建议下,许奶奶前往上级区属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肿瘤,随即开展手术治疗,目前愈后良好。
据统计,在2021年度的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共为40余名名老人在免费体检筛查中发现了病症,并跟踪提醒使之开展了相应的治疗,长期跟进的随访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情况稳定可控。
案例二:“隔空不隔爱”,产后线上访视贴心更暖心
3月27日下午3点,刚电话解决了管控区居民的求助电话后,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南山社康中心的全科护士刘德翠的手机再次震动,连续提示几条微信未读消息。她打开手机,屏幕前产妇杨女士连续发来消息,话中提及出生5天的宝宝,脸上突然出现了许多红点,此前担心黄疸,曾让家人带着宝宝晒了两天太阳,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缘故……作为新手妈妈,她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察觉产妇话语中不安的情绪,刘德翠当即回复,并让家长拍下孩子的脸部照片,透过屏幕仔细看了看后,“是湿疹,要注意皮肤清洁,保持干燥。不用太担心,一般天气潮湿也会这样,你注意观察,先不用涂药。孩子吃完奶后,要注意用软毛巾清水清洁面部,平时晒太阳的时候注意不要晒到脸……”隔着屏幕,她一边安抚新手妈妈紧张的心,一边指导家长对婴儿进行正确的脸部护理。听完指导,杨女士连忙道谢并满意地结束了本次咨询对话。
这样的场景在疫情防控下的孕产妇工作组很常见。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指引,所有孕妇从怀孕到产后的42天,都可以享受孕产妇健康管理,包括孕早、中、晚期的定期体检及健康状况评估与建议,出院后一周内的产后访视,以及产后42天的健康检查。然而疫情之下,孕产妇健康管理项目多受影响。为减少疫情防控期间的交叉感染,同时推进服务项目、保障母婴安全,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各社康中心将管控区内的“产后访视”从入户走访,搬到了线上。
一台电脑、一部手机便是社康中心产后访视医师线上问询的主要工具。在管控区内,访视医生的首次访视,是先与产妇或其家属电话沟通,并根据个人意愿,添加微信以便进一步了解。在电话或微信视频聊天中,他们仔细询问产妇孕期和分娩情况、有无高危因素、乳房、伤口、子宫复旧及新生儿发育等情况,通过屏幕观察宝宝的黄疸、脐带等问题,指导母乳喂养、妇婴疾病预防,此外,他们在访视宣教中重点强调母婴疫情防控的知识,做到访视内容不遗漏,更全面。
刘德翠在加入管控区的孕产妇工作组之后,手机里就存满了90多位孕妇的联系方式,而微信列表中也频繁地与十多位产妇保持电话、视频沟通。产后访视随时随地,“线上救急”不分早晚,是管控期间访视人员的工作写照。就在3月19日晚,接到一名产妇的咨询信息后,她主动了解产妇状况,及时判断出该产妇可能乳腺炎,并及时联系“三区”医生处理产妇情况,让产妇在短时间内缓解了阵痛,遏制了疾病产生。产妇杨女士在线上访视期间说的最多的话便是,“在这样特殊的时期,产后访视的医生护士们还惦记着我和孩子,很感动,很安心!”
来源: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
通讯员:曹静 雷雁凌
编辑:曾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