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 程昆 4月12日上午,第二场委员通道活动在深圳会堂举行。6名来自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就文体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等热点话题回答记者提问、分享观点建议。
文体发展: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全民健身事业
深圳高度重视市民健康水平的促进和提升工作。今年2月印发的《深圳市全民健身设施计划(2022—2025年)》,提出10分钟健身圈全覆盖、48%市民经常锻炼、体育产业增加值增加1000亿元等目标。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全市体育设施“开放共享、一键预约”全覆盖,打造群众身边的体育生态圈,让市民群众畅享运动快乐、拥有健康体魄。
市政协常委、中航健康时尚集团董事长王岚提出,在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同时,深圳还要统筹资源建设深圳城市主动健康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全民健身事业中,重点打造以“便民化、精准化、数字化”为特色城市体育服务体系。
此外,还要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促进高端健康消费,引入高端资源打造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将深圳建设成为国际大健康消费中心城市。
跨境电商:
利用好技术优势促进跨境电商发展
市政协委员、商务部驻深圳特派员办事处副特派员寇亚南关注跨境电商发展话题。他认为深圳在发展跨境电商方面具有区位、产业、先发、营商环境和政策五方面的优势。
寇亚南介绍,截至去年9月,深圳从事跨境电商交易的企业约5万家,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全国跨境电商独立B2C站点前50位企业有一半位于深圳。而深圳近年来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也为跨境电商发展打下来良好的基础。
寇亚南指出,深圳未来要利用好先进技术优势来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从企业层面看,要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提升经营能力和水平,要更加注重产品研发、品牌培育、产业链资源整合等,向产业的上下游延伸等;从社会层面,社会中介组织要搭平台,拓渠道,引资源,为企业开展跨界交流合作提供便利。
从政府层面看,要加强顶层设计,梳理、整合现有跨境电商支持政策,从行业主体、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标准法规等角度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促进跨境电商企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
养老服务体系:
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
以年轻为标签的深圳,仍需着重关注养老服务方面的建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体系的建设事关方方面面,在市政协常委、致公党深圳市委会副主委杨浩勃看来,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养老护理员队伍的建设。
杨浩勃介绍,养老护理员是直接面向老人们提供服务的群体,他们的服务水平直接决定了养老服务的质量。但目前深圳的养老护理员队伍,人员比较紧缺,普遍存在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且存在三高三低的特点,即从业者年龄偏高、劳动强度高、流动性很高,以及学历较低、工资收入较、技术能力水平较低。
对此,杨浩勃建议深圳要把养老护理员支队伍纳入紧缺型技能性人才目录中去,重点规划、培养和打造。完善相关政策,在积分制入户、子女入学、公租房申请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同时,加强培养、构建养老护理员多元供给格局,为深圳积极应对老龄化、构建高水平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做好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提升深圳港的高质量发展
深圳提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将海洋置于城市发展的战略位置。市政协常委、盐田国际集装箱公司副总经理(港口事务)陆卫平指出,深圳港是建设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的重要载体。
陆卫平介绍,深圳港是华南地区超大型船舶首选港和跨境电商首选港,已经发展成为连接世界供应链核心枢纽,目前广东省超过1/3外贸集装箱、全国出口美国集装箱货物超过1/4从盐田装运出海。
在此基础上,他建议要成立深圳港推进海洋中心城市港口方面的工作专班推进相关工作。大力促进进口,推动出口大港向贸易大港发展。增强港口智能要素,应用最新科技,建设智慧集装箱港口新标杆。强化海铁联运要素,加快平盐铁路复线建设和内陆港规划布局,创立海铁联运新标杆。
此外,还要把握进口冷链发展机遇,聚焦冷链服务优化,打造通关时间最短、物流成本最低、安全性最高、功能最强的大湾区冻品生鲜产品重要进出口岸和交易中心。
在推动跨境电商业态发展方面,为高资信企业提供优先吊柜、优先查验等便利措施,对跨境电商出口货物提供快速通关。
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建议前海试点个人征信互通
市政协委员、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广东区域总经理)李其乐关注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案建议在前海试点个人征信互通。
李其乐表示,越来越多的香港居民特别是香港青年到内地工作、生活、发展,大家在内地的日常消费、购车、购房、创业等都有信贷需求。但由于两地之间个人征信尚未实现互通,香港居民的金融需求受到影响。同时,对于到香港工作、生活的内地居民,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果实现个人征信互通,则能解决港人在内地、以及内地居民在港的信贷受限问题。
李其乐建议可以在前海试点个人征信互通。前海肩负着提升粤港澳合作水平等任务,是最佳的深港合作试验田。他认为,在前海试点深港征信互通,将为内地和港澳实现数据监管的规则衔接,探索宝贵经验。
科技创新:
关注科研成果的转化环节
市政协委员、宁聚共生(深圳)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丹宁关注深圳的科技创新发展。她关注到一些深圳高科技企业发展成长链条不均衡,总体呈现关注两头、忽视中间的“X型”结构,即科研产业两头大,转化环节还有提高的空间。
此外,在跟许多科研工作者、科学家打交道的过程当中,她发现部分科研成果出来后,如何实现应用场景化和产业规模化是不少科研企业家、科学企业家并不擅长的痛点问题。
对此,她建议政府要更好发挥政策引导的功能,同时吸引更多的社会平台组织来赋能转化的板块,让科研成果和产业需求信息对称匹配。刘丹宁表示,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也将提高深圳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编辑: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