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至4月17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在线上举办。在4月17日举行的成果发布会上,金红棉优秀纪录片名单正式揭晓。本届共有3670部作品逐金红棉,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最终评选12个项目共17部优秀作品。
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新面貌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从2015年起特别评选、推荐讲述中国故事、纪录中国影像、传播中国当代价值,具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的纪录片。《1950他们正年轻》《我们正年轻》《敢教日月换新天》《跑好最后一公里》《风华正茂百年青》《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6部纪录片获得本届纪录片节“组委会特别推荐优秀纪录片”荣誉。
《1950他们正年轻》
《1950他们正年轻》用全新视角聚焦71年前参加抗美援朝的普通年轻人,给当代的年轻人带来触动内心的震撼与共鸣。《我们正年轻》展示的不仅是某一位业内精英的故事,而是行业代表身后的无数无名英雄们。
《敢教日月换新天》将政论情怀以故事表达,运用宏大叙事与微观刻画相结合的手法,注重挖掘新鲜素材和感人故事,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一部生动影像“大传”。该片跨媒体总触达人次17.16亿次,微博话题阅读总量24.14亿次,并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等44种语言,创新党史纪录片传播记录。
《跑好最后一公里》直面广东粤东西北地区脱贫攻坚难点,展现“扶真贫、脱真贫、真脱贫”的奋斗过程和成效成果。《风华正茂百年青》采用年轻人的视角和青春化表达,把镜头聚焦活跃在当今中国各行各业建设发展的90后生力军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立体展现了国家公园的山河之美、生态之美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柴米油盐之上》获“优秀国际传播中国纪录片”
自2019年起,金红棉优秀纪录片评选特别设立了“中国故事优秀纪录长片”、“中国故事优秀纪录短片”、“中国故事优秀系列纪录片”三个评选项,旨在鼓励更多的国内外纪录片创作者拍摄制作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展现中国精神的优秀纪录片,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行业的关注与肯定。
本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入围终评的46部纪录片中有《柴米油盐之上》《落地生根》《1950他们正年轻》《九零后》《一级响应》《西泠印社》《一路象北》《先生 叶连平》《骑行中国》《我们正年轻》等27部中国题材纪录片。最终《落地生根》《一路象北》《一级响应》分别获得“中国故事优秀纪录长片”、“中国故事优秀纪录短片”以及“中国故事优秀系列纪录片”荣誉,“优秀国际传播中国纪录片”荣誉则花落奥斯卡获奖导演柯文思的新作《柴米油盐之上》。
《柴米油盐之上》以建党百年为时间节点,通过讲述平凡中国人的柴米油盐故事,生动展现了中国人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美好品质,折射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得到了中外评审的一致肯定。导演柯文思认为,“中国的复兴是21世纪最大的新闻故事。1亿人实现了脱贫,这毫无疑问是复兴过程中最耀眼的成就之一。我很欣慰我们能够用这个系列来纪念中国在短时间内实现的历史性成就,并且让世界看到这样的成就。”
与此同时,本届金红棉优秀纪录片终评评委、英国纪录片导演金·隆吉诺托在评价反映我国脱贫攻坚的纪录片《落地生根》时,发出深刻感叹,赞扬这是一部出色的纪录电影,展现了高超的技艺和人文奉献精神,观影过程对她来说是一趟情感体验之旅。
向世界展示立体湾区
据本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粤港澳大湾区征片数据分析,有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及中山7个城市的共111部作品报名参评。
《跑好最后一公里》《陪你在全世界长大》《我们正年轻》《孤注》《柴米油盐之上》《1950他们正年轻》《无去来处》《无穷之路》8部湾区机构出品或联合出品的纪录片入围终评。其中,《陪你在全世界长大》获得“优秀首作纪录片”荣誉,《柴米油盐之上》获得“优秀国际传播中国纪录片”荣誉,《跑好最后一公里》《我们正年轻》以及《1950他们正年轻》获得“组委会特别推荐优秀纪录片”荣誉。
本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终评评委,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纪录片制作人张同道认纪录片正在作为湾区、广东、广州人民的共同语言,湾区创作者以纪录为媒,关注现实生活,联结湾区人民共同的文化认同,增强区域交流,向世界彰显南粤特色。
丹麦纪录片《重逢》获得“优秀纪录长片”
国际方面,本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征集到来自全球125 个国家与地区的3670部纪录片参评参展,其中国外影片占比高达82.3%,竞争十分激烈。
丹麦纪录片《重逢》获得“优秀纪录长片”荣誉,该片也是国际纪录片协会奖最佳长片提名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叙利亚家庭因战争逃难而四散他乡,最终母子团聚的故事。创作者克服了极大的困难,让摄影机深入四口之家的生活,追寻他们为团聚所做的不懈努力,将人性、时代与命运的纠缠浓缩于画面之中,体现了当代纪录片创作的使命与社会担当。
《重逢》
由彼得-里姆·德克朗导演的荷兰纪录片《潮汐之寂》荣获“优秀导演纪录片”。第94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提名作品《以火书写》获得“评委会特别推荐优秀纪录片”荣誉,“优秀纪录短片”花落西班牙纪录片《妈妈扎瓦迪》,英国纪录片《伊甸园:最后的秘境》荣获“优秀系列纪录片”,中国香港、法国和荷兰合拍的纪录片《无去来处》获得“优秀中外联合制作纪录片”荣誉。
第十九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终评评审团主席,高级编辑,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表示,本届金红棉优秀纪录片评选优胜作品充分体现全球广大纪录片人在重大事件中不缺席,关注社会现实境况,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良传统。
据悉,评委会推选出的优胜作品将收获寓意深远的金红棉荣誉杯,它也是每年最为瞩目的节展标志之一,由全国政协委员、广州雕塑院院长、著名雕塑家许鸿飞设计制作。以一名身缠电影胶片的女神双手托举盛开的金红棉为艺术构思,展现了纪录片人扎根现实,并从现实的束缚中挣脱,绽开艺术之花的强大精神,是纪录片内在精神的外化。
金红棉优秀纪录片名单
“组委会特别推荐优秀纪录片”
《1950他们正年轻》(宋坤儒,中国)、《我们正年轻》(程工,中国)、《敢教日月换新天》(闫东,中国)、《跑好最后一公里》(马志丹/郑耀豪/朱磊/刘阳,中国)、《风华正茂百年青》(彭宇/胡雁也/刘向桓/赵翊君/陈奕彤/肖湘祁/何莺莺/吴晓/胡斯慧,中国)、《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李晓/陈磊/郑智坚,中国)
“中国故事优秀纪录长片”
《落地生根》(柴红芳,中国)
“中国故事优秀纪录短片”
《一路象北》(康成业/张辰亮,中国)
“中国故事优秀系列纪录片”
《一级响应》(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集体/湖北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部集体,中国)
“优秀国际传播中国纪录片”
《柴米油盐之上》(柯文思(英国),中国)
“优秀中外联合制作纪录片”
《无去来处》(赵亮,中国香港/法国/荷兰)
“优秀纪录长片”
《重逢》(米拉·亚吉尔,丹麦)
“优秀导演纪录片”
《潮汐之寂》(彼得-里姆·德克朗,荷兰)
“评委会特别推荐优秀纪录片”
《以火书写》(林图·托马斯/苏什米特·戈什,印度)
“优秀纪录短片”
《妈妈扎瓦迪》(巴勃罗·德拉奇卡,西班牙)
“优秀系列纪录片”
《伊甸园:最后的秘境》(马克·布朗罗/史蒂夫·科尔,英国)
“优秀首作纪录片”
《陪你在全世界长大》(徐承华,中国)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通讯员魏超然
编辑:许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