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成城市居民第一大死因,这次请来了大咖当主播谈防治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2-04-27 22:37

我国每一分钟就有超过8个人被确诊癌症,每5分钟就有超过5个人因癌症而逝世,特别是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呈显著上升趋势。如果将各类恶性肿瘤捆绑在癌症这一个大病种中,癌症已经成了广东省城市居民第一大死因……

启动.jpg

4月27日,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广播电视局指导,广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人之初杂志社、广东卫生在线等共同打造的《开讲啦!大医生》健康科普系列直播正式启动。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中山大学副校长兰平教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玉润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启动仪式。

首期计划推出六场直播活动,聚焦备受关注的肿瘤防治内容,邀请了国内肿瘤领域六大顶级专家团队跟大众“面对面”,分享临床一线防癌抗癌的真实案例和经验,传递最前沿的疾病防治经验,解答民众日常最关心的健康问题,解决常见的肿瘤疾病预防痛点。

现状:广东癌症发病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准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癌症中心副主任刘卓炜教授表示,根据前不久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2016年中国癌症疾病负担数据,全国的癌症世标发病率为186.5/10万,世标死亡率为105.2/10万。广东省的癌症世标发病率为211.7/10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全国第三;世标死亡率为106.3/10万,与全国平均数据接近。癌症发病率的增加可能与人口结构老龄化、居民生活方式逐渐西化等因素有关。“目前,广州市居民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了82岁,而癌症特别高发于中老年人。”与此同时,广东省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医疗检查手段的进步,居民参加癌症筛查意识的提高,这也客观导致了癌症的检出率较高。

癌症中心副主任.jpg


根据广东省最新肿瘤监测数据,全省发病前5位(男女合计)的癌症依次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甲状腺癌。全省死亡前5位(男女合计)的癌症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鼻咽癌。总体而言,广东省恶性肿瘤的世标发病率为211.7/10万,世标死亡率为106.3/10万,癌症排在城市居民死因第一位。

他表示,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目前广东在癌症防治行动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包括:癌症早诊率持续提高,以2021年全省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为例,人群筛查的整体早诊率为86.9%,高于2020年的合计早诊率75.6%;以点带面推动地市开展癌症筛查,目前已有广州、深圳、珠海三个市先后开展了大肠癌筛查项目,其中广州市大肠癌筛查项目早诊率达到91.6%,推动了结直肠癌的早诊早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学效益;癌症筛查覆盖面也进一步扩大,广州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点从四个区增加到七个区,全省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点也新增了江门、湛江两个市;最后,还首次获得了广东省居民癌症防治素养水平基线数据,为日后广东省制定癌症防治相关策略、针对性开展癌症防治知识宣传及评价防癌宣传工作效果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刘卓炜教授表示,广东省癌症中心将继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以遏制癌症增长趋势、提高癌症早诊率和生存率为目标,协助省卫健委进一步健全全省癌症防治体系。目前,已逐步成立了21家市级癌症防治中心,使广东省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地市级癌症防治中心的全覆盖省份。

癌症防治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

启动仪式上,省卫生健康委表示,今年春节以来,面对全国一波又一波的疫情挑战,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提级指挥疫情应急处置,提档升级社会面管控措施,坚决果断快速扑灭本土疫情,积累了超大城市应对新型变异株疫情的广东经验。

“疫情防控中,大家更应重视健康生活,提升健康素养,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省卫生健康委表示,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是建设健康广东的重要抓手,2022年,广东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着重在十个方面下功夫,其中便包括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推动全民健康素养提升。

“以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为契机,邀请肿瘤诊疗领域的权威专家举行直播活动,为患者提供科学、准确、实用的科普内容,培养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实现癌症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省卫生健康委强调,希望通过系列直播,让大众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树立癌症三级预防理念,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主动参加防癌健康体检,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症早诊率和生存率,切实遏制癌症危害,提升群众健康水平。

广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主任,人之初杂志社社长、总编辑郑子谦表示,《开讲啦!大医生》是广东省推动落实健康中国癌症防治专项行动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号召,做好2022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主题活动的关键行动。“第28个全国防治肿瘤宣传周的主题是‘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 ’。‘早’意味着机会,更意味着生命,本次活动可以说是 ‘早早行动’的集结号、冲锋号,是一件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好事和实事。”

六大专家团队,畅谈如何“围剿”癌症

癌症不是绝症,它同样可防可治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降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开讲啦!大医生》健康科普系列直播正式上线,首期邀请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的六大专家团队,每个团队均由国内肿瘤领域顶级专家领衔,如国医大师周岱翰,结直肠癌领域领军人物兰平教授等,他们聚焦结直肠癌、肝癌、肺癌、鼻咽癌、乳腺癌等高发恶性肿瘤,深入剖析肿瘤防治中大家关注的热点和疑难问题。

兰平副校长.jpg

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首席专家兰平在仪式上表示,现阶段国内绝大多数到医院治疗的癌症患者已处于中晚期,通过宣传教育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便显得尤为重要,能帮助老百姓学会早筛查、早治疗,让生活迈上更健康的轨道。“我们医生应走下医学殿堂、走出象牙塔,走到民间,多做宣传科普工作,让生命之水重新漫上海岸,让搁浅的鱼儿重新回到大海、得到生命的滋养。”

国医大师周戴翰.jpg

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首席教授周岱翰站在中医角度,讲解恶性肿瘤是可防可治的。“癌症是细胞生长、分化的异常造成的,是进化的产物。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生长肿瘤、患癌的可能性也会增加。中医强调治未病,有利于提高身体自我修复能力,对于防控癌症尤其是发展缓慢的恶性肿瘤有着明显效果。因此应把中医当作综合治疗癌症的手段之一予以重视,早期参与、全程参与到治疗过程中。”

在线微信视频号直播间,大家可以见到与诊室里不一样的专家。当上主播的他们有说不完的健康保健经验分享,专业辟谣错误的疾病预防知识,还有医患共同战胜疾病的温暖故事。直播活动中,专家团队还将与观众连线互动,回答提问。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薛平世 杨璇 苏海宁

编辑:王道斌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