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中想象电影,万玛才旦的“故事只讲了一半”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2-04-29 10:37

“我渴望以自己的方式讲述故乡的故事,一个更真实的被风刮过的故乡。”万玛才旦曾经这样写道。

近日,万玛才旦最新小说集《故事只讲了一半》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小说收录了包括已立项筹拍的电影《特邀演员》《水果硬糖》在内的十则短篇新作。“讲故事”的形式,在《故事只讲了一半》得以广延。

万玛才旦,藏族,1969年生,作家、导演、翻译家。著有藏文小说集《诱惑》《城市生活》等,中文小说集《流浪歌手的梦》《乌金的牙齿》等,译有《西藏:讲不完的故事》《人生歌谣——德本加小说集》等。曾获2020南方文学盛典“年度小说家”奖、第七届花城文学奖中短篇小说奖等多种奖项。

2.万玛才旦.jpg

导演、作家万玛才旦

在《故事只讲了一半》中,作者以质朴而纯粹的笔触和自身独特的幽默感向读者展现了普通藏族老百姓的生活群像:满腹民间故事的村庄老人,被认证为活佛转世的幼子,为了哺乳耗尽心力的新生儿父母,犯下纵火杀人罪行的诗人……故事包裹着青藏高原猎猎的风,伴随讲述者的沉稳呼吸向我们娓娓道来。

正如作家陈丹青在代序中所说:

“眼前这批万玛的新小说,展示了进一步的雄心,而且更自信了。他的篇幅比早先加长,扩大了故事的跨度,人物、情节,主题,更显复杂,不再框限于乡村素材,小说人物开始进入城市,进入摄制组,进入咖啡馆,进入诗人的日记……原先的乡村主题也增添了叙事的幅度,故事更抓人,情节更离奇——当然,他再次尝试了类乎于神话和预言。 但不管形式如何变动,万玛始终聚焦于平淡日常中的琐碎,在生活的沙砾中提炼着关于爱、信仰、轮回以及救赎的故事。”

这部小说集不管是从标题还是从内容都与讲故事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并给电影的拍摄预留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小说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电影演绎故事的另外一半,小说与电影平行,道出生活的两难。

与此同时,万玛的小说与电影世界又不是完全割裂的。如开篇的《故事只讲了一半》便是对其早期电影《寻找智美更登》的回应。找寻传奇的故事在这里因扎巴老人的亡故戛然而止,却也因此开拓了无穷的想象疆域。

而《切忠和她的儿子罗丹》则延续了电影《寻找智美更登》《气球》的叙事手法——叙述中的叙述,故事中的故事。小说中的讲述者为故事勾勒出温情的结局,而这种设想却与现实残忍割裂。《特邀演员》《你的生活里有没有背景音乐》和《猜猜我在想什么》则是将电影要素融合进小说创作中:电影摄制组的进入、“背景音乐”中的电影思维以及电影镜头结构小说画面……万玛以其独特的美学形式打通了电影与文学的桥梁,如此,藏地故事的讲述才有了顺畅的开头和结尾。

故事-立体封(无腰封).jpg

在这十则短篇中,最被期待改编为电影的就是曾上榜2021年收获文学榜短篇小说榜的《水果硬糖》, 讲述了一位普通藏地母亲的一生。少女时代的母亲被活佛赠与了水果硬糖,这让女孩此生与佛结缘,同时也缠绕进宿命的苦难中。青年丧夫的她此生的愿望就是让儿子留在身边陪伴自己,但第一个儿子是“天才”,日后成长为理科优等生离开了她,第二个儿子看似痴笨,却被认定为活佛转世。

母亲相信因果报应、今生来世,她最终选择牺牲自我,尊重和成全孩子们的选择。在家人终于得以团聚之时,却也是母亲病重之际。她在熙攘的街道上再次品尝了水果硬糖的滋味——糖融化在唇齿之间,“一开始尝到的是一种淡淡的酸酸苦苦的味道,慢慢地就变成了一种淡淡的甜甜的味道了。”

万玛在谈及小说创作灵感时说:“《水果硬糖》讲一种水果糖的滋味,讲人生的各种况味,讲无常人生中某一些珍贵的东西,有一点难度,有一点挑战。”生活与命运的滋味不过如此。

南都记者 黄茜

编辑:黄茜

2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黄茜1.01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